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夏文成
加入时间:2015-09-17
诗人简介

这位诗人很神秘,还没有简介

粉丝
关注

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再认知 ——王计兵诗歌读后

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再认知
——王计兵诗歌读后
夏文成

此前,对于“外卖诗人”王计兵,我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前段时间网上有许多关于王计兵的帖子和诗歌,被动地“熟悉”了他。说陌生,是因为我未因此读过一个关于他的文字,也未读过他的一首诗。
这并非是因为偏见和歧视,而是因为当下被过度“热炒”“爆炒”而迅速“走红”,又迅速“冷却”,甚至反转、翻车的事件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因此我对此类事件有了本能的回避和警惕。
那些被人为炒红的“明星”诗人,盛名之下,很多其实难副。
但昨天,一位朋友说她在读王计兵的诗,并说还可以。
朋友的话撩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搜了一些王计兵的诗来读,读完一组,觉得确实不错。我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又搜了一些关于他的背景资料来看,对王计兵的“前世今生”算是有了些许了解。
王计兵出生寒微,过早辍学,进过武校,当过淘沙工,当过农民工.因不甘沉沦,始终坚持看书学习,并学习写作,早年还在杂志发表过小说,收到过稿费。后因小说中人物与村中人物高度“相似”而触怒乡亲,书籍和小说手稿被其父付之于炬。结婚后与妻子到新疆打工,2018年到在杭州开店、跑外卖,至今行程累计已达15万公里。他在跑外卖的间隙或路上坚持写诗,目前已创作4000余首诗,在省级刊物发表了40余首,曾有单首诗歌阅读量多达2000万人次。如今,54岁的王计兵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赶时间的人》。
王计兵的事迹被各路媒体宣传报道后,一时间名声大振。这与之前的“脑瘫诗人”“煤矿诗人”“牧羊诗人”“打工诗人”“农民诗人”类似,王计兵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庆幸的是,王计兵并未因此而膨胀起来,也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仍然低调地跑外卖养家糊口,依然在跑外卖间隙或路上继续写诗。据说,他在奔跑途中,灵感突至时,起初是赶紧用笔记下,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骑在电摩托车上边跑边用语音发送给自己,有空时再保存整理成诗。其对诗歌的执着和热爱让人感佩。
出生农民,有着贫困而卑微的身世,这是无数打工人的共同命运和底色。低微的出生,贫困的家庭,无形中让他们背负着更多的人生压力和自卑心理。他们没有其他任何可依凭的资源,他们唯一可资凭藉的资源就是自己的身体,只能用一条贱命去拼搏。他们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领着最低的工资,过着贫穷、困顿、没有尊严的生活。在奋斗的路上,一些人不是随波逐流,就是彻底躺平。有的人则走着走着,就彻底消失了。只有极少数,极个别人不甘沉沦,不甘被逆境之水淹没的人,能够在亿万浮沉的“葫芦”中,拼命挣扎着,偶尔露一下脸,被人发现。
王计兵就是那水中挣扎的亿万“葫芦”中的一个。他是挣扎得最凶的亿万“葫芦”之一。他之所以能够得以露一下脸,被人发现,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梦想的“葫芦”。他不甘心被厄运的潮水淹没。
写诗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情绪的宣泄口。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精神救赎”。
来自底层的草根们,因生活的残酷摔打,大多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然而在阅读了大量王计兵诗作后,我发现他的文字比较内敛和沉静,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歇斯底里。
诗人、批评家秦晓宇称王计兵的诗有“温柔敦厚”之风。
这也许与王计兵的个性有关,“他觉得默默消失的生命永远比大声叫喊的凄惨得多”。静水流深,激流暗涌,才更有力量。
对生存状态的精细描摹,开掘出了诗的深度。在他的诗行中,外卖员就是一个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的人:“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他们跑得惶急,跑得悲壮,跑得惊心动魄:“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赶时间的人》)外卖员生存的艰辛,于此可见一斑。
王计兵借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歉疚和对世界的态度:
“请原谅,这些呼啸的风\原谅我们的穿街走巷,见缝插针\就像原谅一道闪电\原谅天空闪光的伤口\请原谅,这些走失的秒针\原谅我们争分夺秒\就像原谅浩浩荡荡的蚂蚁\在大地的裂缝搬运着粮食和水\请原谅这些善于道歉的人吧\人一出生,骨头都是软的\像一块被母体烧红的铁\我们不是软骨头\我们只是带着母体最初的温度和柔韧\请原谅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时仍有星星在闪耀\生活之重从不重于生命本身”。

人的身体和心原本都是“软的”,“ 像一块被母体烧红的铁”,诗人想以温柔示人,也想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但现实往往是冷酷的,由于“闪电”和“人间”的不断淬炼,原本柔软的骨头和心被迫日益变硬。但诗人还是要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不是软骨头\我们只是带着母体最初的温度和柔韧”,因为有一身硬骨,才能看见“伸手不见五指时仍有星星在闪耀”,看到一线希望之光,才能承受生活之重,不至于压垮脆弱的生命。
诗人反复呼喊着发自肺腑的“请原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其内心激荡的卑微与和无奈,令人感慨和感伤。
但我想说,王计兵,你何错之有?需要原谅的,是这个凉薄的世界!
对父母亲人无限的愧疚,拓宽了诗的厚度。在王计兵的不少诗里,有着对父母亲人深深的愧疚:“三年了,父母相继离世\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三岁的父亲\也许正领着一岁的母亲\蹒跚在稚气满满的路上\也许正掐下一朵鹅黄\别在母亲斜偏的衣襟\\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父亲母亲,请你们\掉下两朵花瓣给我看吧\给我,一个刹车的理由和一个\可以痛哭失声的傍晚”。
诗人仿佛有一双可以穿越人世与另一个“人间”的透视眼,让他看到了父母在另一个“人间”的生活状态。因不能刹住生活奔走的车轮,无法在父母膝前尽孝,诗人为此在傍晚痛哭失声。尤为离奇和魔幻的是,时光倒转,在那另一个“人间”,他的父亲才三岁,母亲才一岁。但令人欣慰的是,看上去他们比在人世生活得舒心和浪漫。
这种反常规的魔幻现实主义,折射的是人生的悲怆,命运的无常,诗人难以排遣的内心隐痛。
离乡背井,漂泊在外打拼的诗人,不光有愧于父母,也有愧于年幼的儿女。长久的分别,只能靠偶尔的电话维系亲情,思念之切,只能期待在梦中想见。但实际却是:“最不可靠的就是梦了\离家时我们答应\到女儿的梦里去\却一次也没有启程\倒是五岁的女儿,不远千里\一次次跑到我和妻子的梦里来”。
诗人不直言与女儿的离别和思念之苦,而是通过女儿梦不见他们,不远千里一次次跑到他和妻子梦里来,间接描写抛家别子的凄苦,读来感人至深。
发自内心的柔软和慈悲,延展了诗的广度。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感性而执拗,有时行为乖张,令常人难以理喻。但在貌似坚硬和锋芒毕露的“外壳”里,却又往往包裹着一个柔软而慈悲之心。就像刺猬,就像仙人掌,就像河蚌。但从外表看,王计兵似乎不在上述之列。他的外貌看上去比较“传统”,一张饱经沧桑的国字脸,两道剑眉刚毅而坚韧,目光深沉而有神,感觉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但事实是,王计兵很感性,很容易情绪崩溃,很容易流泪。翻看父母照片时流泪,生活中的诸多事情也常常让他流泪。当他与记者谈及其他的发小、“拜把子”兄弟,因要不到在工地干活的工钱而求助于他时,同为底层草根的王计兵虽然想尽办法,求了很多人,但仍然无果而终,最后那位王计兵的好兄弟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柳树上。谈及此,王计兵愧疚难当,悲愤难抑,泪水滂沱。他曾为此写过一首《飞机和蜻蜓》:
       
“飞机只要飞得够高\真的像一只蜻蜓\而蜻蜓无论怎么飞\都不像飞机\\有些人一直许诺着飞机\一直做着蜻蜓点水的事情\能够忽远忽近\把蜻蜓和飞机集于一身的\是我的发小\\发小说,工地拖欠的钱\每次只能讨来一点点\后来,发小又把自己\吊死在了柳树上\如同一架失事的飞机”

王计兵和他的“拜把子”以及众多的芸芸众生,何尝不是那架吊在树上的“失事飞机”?他们都曾有过飞翔之梦,最终却只能“一直做着蜻蜓点水的事情”。
但无论人生如何艰难,如何幻灭,人总得活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命题。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但答案又无处不在。
    活着,先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如凶猛无敌的豺狼虎豹,它们的当务之急是活着;卑微无能如尘埃的蚂蚁蚊虫,整天忙碌奔波,也是为了活着。
人类的高级之处就在于,懂得不断寻求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的活着,人们必须努力地去寻找活着的目标和意义。美国心理学家Kirkpatrick研究发现,人类终其一生,都需要某种精神依恋。直白地说,就是需要某种精神支柱。为此,人们发明了许多可资依恋的事物,譬如麻将、扑克等等物质层面的消遣物,也发明了文学艺术这种精神层面的“抚慰剂”,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可供安放的载体,让自己躁动的心灵得到安抚。
所以当有人问王计兵为什么写诗时,他说:“不得不(写)!”因为他漂泊不居的身体和灵魂迫切需要诗歌的介入。诗歌可以让他躁动不居的心灵得以沉静,他的思想因此而达观,而乐天知命。因为有了诗歌的抚慰,当他的身体出现肿瘤病变,他也能够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最后肿瘤自己“逃逸”消失了。
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提升了诗的高度。诗歌,让王计兵在观照世界,审视他人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进行自我观照和内省。譬如这首《杀生》:

杀生时
父亲时常把被杀的鸡鸭抚摸一下
像一种安抚
然后才动起刀子
割断鸡鸭的喉管
吃饭时
父亲又会用筷子
率先夹出一点菜
丢在地上
祭祀死去的命
后来,父亲手把手
把这些仪式传授给我
让我学会了杀生
又学会敬畏生命

他通过“父亲”宰杀鸭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间接揭示父亲“杀生”时惶惑不安的矛盾心理。而当他掌握了父亲那一套“杀生仪式”,轮到自己杀生时,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不幸”在他身上重演。一方面,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杀生;另一方面,在杀生时,内心却在忏悔和自责,充满对生命的敬畏。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悖论和人性伦理。
同时,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觉醒。王计兵在跑外卖和写诗的过程中,都在不停地写诗,通过诗歌来“照亮”自己的灵魂,使得他在浑浑噩噩的人生泥潭中,主体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在不断明晰。譬如这首流传较广的《新寺庙》:

不能确定,我是不是
第一个跨进寺庙的送餐人
大雄宝殿众神就位
居高临下
只俯视着我一个人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如果我许愿
必能额外得到提前兑现不用夹在长长的队伍里
等待叫号
像某些窗口前众多排队者中的一员
可我并不准 备跪拜
时间在催
我还有许多单子需要及时配送
此刻,我才是菩萨面对众多的许愿人

可以说,这是一首“反叛”之诗。诗歌评论家秦晓宇对他这种具有戏谑意味的表达,作了精当的解读:“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不同于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处境就是遭受白眼,有时会不自觉把这些外化,作为自己命运的一个点。这首诗中,面对外卖订单的许愿人,一句‘我才是菩萨’,刚刚好体现了自尊和反抗的界限。”
但我觉得,该诗的意义应该不应局限于此。似乎还可解读为对某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则和权威的蔑视和反抗;也可以解读为,自己平时必须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伺候的服务对象,因自己主体意识的觉醒等某些特定因素而出现意外反转,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命运的“翻盘”和转折等等。尽管这有可能只是心里一闪即逝的幻想。
若往更深层次开掘,是否还可以解读为其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再认识和自我肯定?
当然,诗无达诂。它就像一个多解的方程式,不同人生境遇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感悟带入其中,得出不同的答案。
读王计兵的诗,让我感到欣喜。这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不仅仅是因为其诗在表达技法上有较多可圈可点之处,在诗作蕴含的思想意蕴方面也值得称道。但我最想说的是,在王计兵五十多年的困顿人生中,一路跌跌撞撞,摔摔打打,以至于身体和心灵都如同一部运转多年的老机器,早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他始终如一地爱着文学,热爱并坚持写着诗歌。不论多忙,不论多苦。他诗歌的触角,并未因困顿生活的消解而钝化,而萎缩。
诗歌,让他坚定地从晦暗的人生中抬起头来,看到了黎明的霞光,找到了活着的终极意义。相信王计兵不会就此止步,他的诗写活动,一定会陪伴在他“跑外卖”,淘人生的每一天,每一条路上,永不止息。

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再认知 ——王计兵诗歌读后

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命价值的再认知
——王计兵诗歌读后
夏文成

此前,对于“外卖诗人”王计兵,我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前段时间网上有许多关于王计兵的帖子和诗歌,被动地“熟悉”了他。说陌生,是因为我未因此读过一个关于他的文字,也未读过他的一首诗。
这并非是因为偏见和歧视,而是因为当下被过度“热炒”“爆炒”而迅速“走红”,又迅速“冷却”,甚至反转、翻车的事件实在令人眼花缭乱,因此我对此类事件有了本能的回避和警惕。
那些被人为炒红的“明星”诗人,盛名之下,很多其实难副。
但昨天,一位朋友说她在读王计兵的诗,并说还可以。
朋友的话撩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搜了一些王计兵的诗来读,读完一组,觉得确实不错。我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又搜了一些关于他的背景资料来看,对王计兵的“前世今生”算是有了些许了解。
王计兵出生寒微,过早辍学,进过武校,当过淘沙工,当过农民工.因不甘沉沦,始终坚持看书学习,并学习写作,早年还在杂志发表过小说,收到过稿费。后因小说中人物与村中人物高度“相似”而触怒乡亲,书籍和小说手稿被其父付之于炬。结婚后与妻子到新疆打工,2018年到在杭州开店、跑外卖,至今行程累计已达15万公里。他在跑外卖的间隙或路上坚持写诗,目前已创作4000余首诗,在省级刊物发表了40余首,曾有单首诗歌阅读量多达2000万人次。如今,54岁的王计兵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赶时间的人》。
王计兵的事迹被各路媒体宣传报道后,一时间名声大振。这与之前的“脑瘫诗人”“煤矿诗人”“牧羊诗人”“打工诗人”“农民诗人”类似,王计兵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标签”。
庆幸的是,王计兵并未因此而膨胀起来,也没有忘记自己是谁,仍然低调地跑外卖养家糊口,依然在跑外卖间隙或路上继续写诗。据说,他在奔跑途中,灵感突至时,起初是赶紧用笔记下,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就骑在电摩托车上边跑边用语音发送给自己,有空时再保存整理成诗。其对诗歌的执着和热爱让人感佩。
出生农民,有着贫困而卑微的身世,这是无数打工人的共同命运和底色。低微的出生,贫困的家庭,无形中让他们背负着更多的人生压力和自卑心理。他们没有其他任何可依凭的资源,他们唯一可资凭藉的资源就是自己的身体,只能用一条贱命去拼搏。他们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领着最低的工资,过着贫穷、困顿、没有尊严的生活。在奋斗的路上,一些人不是随波逐流,就是彻底躺平。有的人则走着走着,就彻底消失了。只有极少数,极个别人不甘沉沦,不甘被逆境之水淹没的人,能够在亿万浮沉的“葫芦”中,拼命挣扎着,偶尔露一下脸,被人发现。
王计兵就是那水中挣扎的亿万“葫芦”中的一个。他是挣扎得最凶的亿万“葫芦”之一。他之所以能够得以露一下脸,被人发现,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梦想的“葫芦”。他不甘心被厄运的潮水淹没。
写诗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情绪的宣泄口。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精神救赎”。
来自底层的草根们,因生活的残酷摔打,大多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然而在阅读了大量王计兵诗作后,我发现他的文字比较内敛和沉静,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歇斯底里。
诗人、批评家秦晓宇称王计兵的诗有“温柔敦厚”之风。
这也许与王计兵的个性有关,“他觉得默默消失的生命永远比大声叫喊的凄惨得多”。静水流深,激流暗涌,才更有力量。
对生存状态的精细描摹,开掘出了诗的深度。在他的诗行中,外卖员就是一个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的人:“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他们跑得惶急,跑得悲壮,跑得惊心动魄:“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赶时间的人》)外卖员生存的艰辛,于此可见一斑。
王计兵借诗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歉疚和对世界的态度:
“请原谅,这些呼啸的风\原谅我们的穿街走巷,见缝插针\就像原谅一道闪电\原谅天空闪光的伤口\请原谅,这些走失的秒针\原谅我们争分夺秒\就像原谅浩浩荡荡的蚂蚁\在大地的裂缝搬运着粮食和水\请原谅这些善于道歉的人吧\人一出生,骨头都是软的\像一块被母体烧红的铁\我们不是软骨头\我们只是带着母体最初的温度和柔韧\请原谅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时仍有星星在闪耀\生活之重从不重于生命本身”。

人的身体和心原本都是“软的”,“ 像一块被母体烧红的铁”,诗人想以温柔示人,也想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但现实往往是冷酷的,由于“闪电”和“人间”的不断淬炼,原本柔软的骨头和心被迫日益变硬。但诗人还是要大声地告诉世界:“我们不是软骨头\我们只是带着母体最初的温度和柔韧”,因为有一身硬骨,才能看见“伸手不见五指时仍有星星在闪耀”,看到一线希望之光,才能承受生活之重,不至于压垮脆弱的生命。
诗人反复呼喊着发自肺腑的“请原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其内心激荡的卑微与和无奈,令人感慨和感伤。
但我想说,王计兵,你何错之有?需要原谅的,是这个凉薄的世界!
对父母亲人无限的愧疚,拓宽了诗的厚度。在王计兵的不少诗里,有着对父母亲人深深的愧疚:“三年了,父母相继离世\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三岁的父亲\也许正领着一岁的母亲\蹒跚在稚气满满的路上\也许正掐下一朵鹅黄\别在母亲斜偏的衣襟\\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人间\父亲母亲,请你们\掉下两朵花瓣给我看吧\给我,一个刹车的理由和一个\可以痛哭失声的傍晚”。
诗人仿佛有一双可以穿越人世与另一个“人间”的透视眼,让他看到了父母在另一个“人间”的生活状态。因不能刹住生活奔走的车轮,无法在父母膝前尽孝,诗人为此在傍晚痛哭失声。尤为离奇和魔幻的是,时光倒转,在那另一个“人间”,他的父亲才三岁,母亲才一岁。但令人欣慰的是,看上去他们比在人世生活得舒心和浪漫。
这种反常规的魔幻现实主义,折射的是人生的悲怆,命运的无常,诗人难以排遣的内心隐痛。
离乡背井,漂泊在外打拼的诗人,不光有愧于父母,也有愧于年幼的儿女。长久的分别,只能靠偶尔的电话维系亲情,思念之切,只能期待在梦中想见。但实际却是:“最不可靠的就是梦了\离家时我们答应\到女儿的梦里去\却一次也没有启程\倒是五岁的女儿,不远千里\一次次跑到我和妻子的梦里来”。
诗人不直言与女儿的离别和思念之苦,而是通过女儿梦不见他们,不远千里一次次跑到他和妻子梦里来,间接描写抛家别子的凄苦,读来感人至深。
发自内心的柔软和慈悲,延展了诗的广度。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感性而执拗,有时行为乖张,令常人难以理喻。但在貌似坚硬和锋芒毕露的“外壳”里,却又往往包裹着一个柔软而慈悲之心。就像刺猬,就像仙人掌,就像河蚌。但从外表看,王计兵似乎不在上述之列。他的外貌看上去比较“传统”,一张饱经沧桑的国字脸,两道剑眉刚毅而坚韧,目光深沉而有神,感觉没有什么可以击垮他。但事实是,王计兵很感性,很容易情绪崩溃,很容易流泪。翻看父母照片时流泪,生活中的诸多事情也常常让他流泪。当他与记者谈及其他的发小、“拜把子”兄弟,因要不到在工地干活的工钱而求助于他时,同为底层草根的王计兵虽然想尽办法,求了很多人,但仍然无果而终,最后那位王计兵的好兄弟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柳树上。谈及此,王计兵愧疚难当,悲愤难抑,泪水滂沱。他曾为此写过一首《飞机和蜻蜓》:
       
“飞机只要飞得够高\真的像一只蜻蜓\而蜻蜓无论怎么飞\都不像飞机\\有些人一直许诺着飞机\一直做着蜻蜓点水的事情\能够忽远忽近\把蜻蜓和飞机集于一身的\是我的发小\\发小说,工地拖欠的钱\每次只能讨来一点点\后来,发小又把自己\吊死在了柳树上\如同一架失事的飞机”

王计兵和他的“拜把子”以及众多的芸芸众生,何尝不是那架吊在树上的“失事飞机”?他们都曾有过飞翔之梦,最终却只能“一直做着蜻蜓点水的事情”。
但无论人生如何艰难,如何幻灭,人总得活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命题。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但答案又无处不在。
    活着,先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如凶猛无敌的豺狼虎豹,它们的当务之急是活着;卑微无能如尘埃的蚂蚁蚊虫,整天忙碌奔波,也是为了活着。
人类的高级之处就在于,懂得不断寻求活着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更好的活着,人们必须努力地去寻找活着的目标和意义。美国心理学家Kirkpatrick研究发现,人类终其一生,都需要某种精神依恋。直白地说,就是需要某种精神支柱。为此,人们发明了许多可资依恋的事物,譬如麻将、扑克等等物质层面的消遣物,也发明了文学艺术这种精神层面的“抚慰剂”,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可供安放的载体,让自己躁动的心灵得到安抚。
所以当有人问王计兵为什么写诗时,他说:“不得不(写)!”因为他漂泊不居的身体和灵魂迫切需要诗歌的介入。诗歌可以让他躁动不居的心灵得以沉静,他的思想因此而达观,而乐天知命。因为有了诗歌的抚慰,当他的身体出现肿瘤病变,他也能够处变不惊,泰然处之,最后肿瘤自己“逃逸”消失了。
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提升了诗的高度。诗歌,让王计兵在观照世界,审视他人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进行自我观照和内省。譬如这首《杀生》:

杀生时
父亲时常把被杀的鸡鸭抚摸一下
像一种安抚
然后才动起刀子
割断鸡鸭的喉管
吃饭时
父亲又会用筷子
率先夹出一点菜
丢在地上
祭祀死去的命
后来,父亲手把手
把这些仪式传授给我
让我学会了杀生
又学会敬畏生命

他通过“父亲”宰杀鸭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间接揭示父亲“杀生”时惶惑不安的矛盾心理。而当他掌握了父亲那一套“杀生仪式”,轮到自己杀生时,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不幸”在他身上重演。一方面,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杀生;另一方面,在杀生时,内心却在忏悔和自责,充满对生命的敬畏。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悖论和人性伦理。
同时,也是诗人生命意识的觉醒。王计兵在跑外卖和写诗的过程中,都在不停地写诗,通过诗歌来“照亮”自己的灵魂,使得他在浑浑噩噩的人生泥潭中,主体意识也在慢慢觉醒,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在不断明晰。譬如这首流传较广的《新寺庙》:

不能确定,我是不是
第一个跨进寺庙的送餐人
大雄宝殿众神就位
居高临下
只俯视着我一个人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如果我许愿
必能额外得到提前兑现不用夹在长长的队伍里
等待叫号
像某些窗口前众多排队者中的一员
可我并不准 备跪拜
时间在催
我还有许多单子需要及时配送
此刻,我才是菩萨面对众多的许愿人

可以说,这是一首“反叛”之诗。诗歌评论家秦晓宇对他这种具有戏谑意味的表达,作了精当的解读:“在底层摸爬滚打的人不同于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处境就是遭受白眼,有时会不自觉把这些外化,作为自己命运的一个点。这首诗中,面对外卖订单的许愿人,一句‘我才是菩萨’,刚刚好体现了自尊和反抗的界限。”
但我觉得,该诗的意义应该不应局限于此。似乎还可解读为对某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则和权威的蔑视和反抗;也可以解读为,自己平时必须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伺候的服务对象,因自己主体意识的觉醒等某些特定因素而出现意外反转,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命运的“翻盘”和转折等等。尽管这有可能只是心里一闪即逝的幻想。
若往更深层次开掘,是否还可以解读为其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再认识和自我肯定?
当然,诗无达诂。它就像一个多解的方程式,不同人生境遇的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感悟带入其中,得出不同的答案。
读王计兵的诗,让我感到欣喜。这种发自内心的欣喜,不仅仅是因为其诗在表达技法上有较多可圈可点之处,在诗作蕴含的思想意蕴方面也值得称道。但我最想说的是,在王计兵五十多年的困顿人生中,一路跌跌撞撞,摔摔打打,以至于身体和心灵都如同一部运转多年的老机器,早已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他始终如一地爱着文学,热爱并坚持写着诗歌。不论多忙,不论多苦。他诗歌的触角,并未因困顿生活的消解而钝化,而萎缩。
诗歌,让他坚定地从晦暗的人生中抬起头来,看到了黎明的霞光,找到了活着的终极意义。相信王计兵不会就此止步,他的诗写活动,一定会陪伴在他“跑外卖”,淘人生的每一天,每一条路上,永不止息。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