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 70 后新锐来袭 彰显后劲发力势头,集体浮出水面抢眼

作者:张杰   2016年06月19日 15:21  华西都市报    509    收藏

  在中国当代文坛,近年有个话题较为突出:“70后作家的尴尬。”大概是说,50后、60后的作家们,很多已著作等身,名利兼收。80后的作家们,赶上了出版市场化大发展的契机,在商业意义上很成功。而70后这拨作家,既没有在文坛建立起雄厚的文学地标,又没能在市场上争到多大的蛋糕。


  事实上,除去这些外在的特征对比,单凭文学成就本身,70后作家的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当50后、60后作家随着年龄增长,创作节奏难免变慢,80后作家偶像化、娱乐化的浮华褪去,70后作家正彰显出后劲发力的势头,从长期默默无闻的文坛深处,集体浮出水面。


  如由陈忠实生前大力举荐的陕西女作家周瑄璞,推出多年磨一剑的长篇代表作《多湾》,该书被赞为“女版《白鹿原》”,被视为70后作家崛起的重要标志。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家徐则臣,在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中,通过对国内70后一代人切身经历的描述,深入探寻了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代人的精神脉络,探寻他们的焦虑、疑难与出路,被赞为“一代人的心灵史”,获得包括老舍文学奖在内的多项文学大奖。


  著有《北妹》《水乳》《野蛮生长》等小说集的70后女作家盛可以,语言风格猛烈,热衷声音实验,以敏锐观察和冷酷书写而著称,成为备受国际文坛关注的中国女作家。


  在四川,实力派70后作家卢一萍,从大巴山深处,到西部高原,接近10年的高原漫游,把广阔的、山脉纵横的、带有传说色彩的地域,变成了他的文学世界,被视为“拓展了文学的地理空间”。


  70后作家的实力崛起,吸引了出版界的强势关注。2015年深秋,花城出版社推出“锐·小说”出版概念。以“锐意之精神”“锐利之笔意”,寻找、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关注当下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现状,以鲜活多样的文字表达世界的多样性与各种可能,力争呈现和保有当代文学的先锋性的小说家。


  截至2016年仲夏,“锐·小说”已推出国内10多位年轻实力派作家,其中包括徐则臣、田耳、卢一萍、娜彧、谢络绎5位70后实力派小说家。70后作家倾向于关注些什么?他们的写作突出在哪些方面?他们对精神探微到怎样的程度?带着这些问题,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通过作品,走进3位70后实力派作家的文学世界。


  徐则臣:用文学展现“一代人的心灵史” 聚焦70后的复杂精神世界


  2016年6月7日,香港浸会大学官方网站,公布了第六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6人入围名单。除香港作家陈冠中等人,来自内地的女作家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和70后作家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位列其中。


  该奖项由香港16位知名作家、当代文学评论家、出版界与文学期刊资深主编等人组成初审委员会,经评审后选出6本小说进入入围名单,共同角逐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红楼梦奖。这是目前单本中文小说奖金最高的奖项,在文学界有较高口碑。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曾于2012年凭长篇小说《天香》获该奖项。


  作为一个70后作家,徐则臣近几年得奖的势头,简直势如破竹。他获得了老舍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这自然跟他的勤奋创作和作品优秀分不开。


  2014年,徐则臣历时6年完成的45万字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出版,得到文学界高度好评,因此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标示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


  《耶路撒冷》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向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70后这一代人有一种宿命般的悲剧感,想走出去,又想回来,最后发现回来好像也不适应了。


  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乡的现代化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人都揣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徐则臣认为,他们出门寻梦,绕了一圈发现梦可能就在家门口,千里迢迢赶回来,却发现家乡已经变了。似乎还没有哪一代人像70后这般18岁出门远行后,赶上急剧变化的世界,同时赶上风卷残云般的城市化进程,故乡在现代化中迅速地面目全非:根还没扎牢,大地却在消失。


  小说观照了70后这一代人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疑难与困惑,探索他们进入中年后的心路历程。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认为,这是一部正面强攻时代的作品,表现了一代人的复杂经验。


  小说中,“到世界去”被不同人物反复提起,这也成为一个精神符号。在徐则臣看来,1970年代人,经历了中国转型、乡村变革,经历了乡土社会比较漫长的涣散和解体过程,看到社会发展粗粝的一面。


  相比上一代人,他们更敢于到世界去,这是一种精神需要。然而,世界究竟是什么,世界在哪里?徐则臣说:“年轻时,觉得更广阔、空间更大的地方就是世界。多年以后,你想追求内心最为安妥的地方时,那个世界可能是故乡。故乡和世界的关系是不断置换的。也许找了一圈,世界就在家门口。”


  世界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徐则臣看来,它已由绝对的地理空间,变作心理空间。“到世界去”,就是要抵达内心最安妥的地方。


  徐则臣说,他写《耶路撒冷》,是想通过这部小说梳理70后这一代人的经历和心灵。“这代人非常重要,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恰逢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型。你不可低估他们,他们的奋斗、爱情、生存压力和理想焦虑,以及对社会的推动力量,都不可低估。而且,一代人成熟的标志是开始质疑和反思。70后到了开始重新考虑问题的年龄,需要寻找历史的缝隙和现实的疑难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身为70后,喜欢写70后故事的徐则臣,作为文学编辑,也非常关注70后群体。徐则臣对文学代际问题有深刻的分析:“把我们70后和60后作家比,比的是质量和成就;但和80后比,比的却是市场。于是,我们全都是败军。这种标准滑动的评价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在谈当代文学的时候,往往会从50后、60后作家,直接跳到80后作家,为什么70后被大家忽略了?”“现在的主流批评家都是50、60年代的人,他们对自己这代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得非常清楚,评价时特别顺手。但我们的生活跟他们有所区别,内心世界也不一样。”徐则臣认为,代际的差异性,可能导致批评家的视野中鲜少出现70后的身影。


  对70后作家的实力,徐则臣有信心:“70后作家已慢慢感受到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并尝试写出来,但他们不会制造话题,都是沉默着在写。换句话说,他们不会经营自己。”


  当然,徐则臣觉得这是好事儿,他们实打实地坚持写作,在个体与大时代之间找到平衡点:既看见社会变革,又不取消个体的独立性。一定会被读者发现。


  个人简介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著有《耶路撒冷》《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等。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西等多种语言。《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耶路撒冷》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十部提名作品,被评为“《亚洲周刊》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第一名。


  卢一萍:让世界屋脊成为文学故乡 拓展当代文学地理空间


  2016年花城出版社推出“锐·小说”出版第二辑,推出的全国范围的新锐70后、80后作家的锐小说,其中包括卢一萍的小说集《天堂湾》。这本小说集由《天堂湾》《一对登上世界屋脊的猪》《乐坝村杀人案》3个中篇组成。


  作家丰富的生活阅历,为小说带来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善于营造大气悲壮的氛围,衬托出微小生命的多维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小说主人公性格塑造立体丰满,细致勾勒了现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拓展了军旅小说的写作题材。


  卢一萍说,《天堂湾》的创作灵感来自他前往阿里高原的真实经历,“写的是前往天堂湾的一趟旅程,只不过我给这趟旅程赋予了象征意味。就连这个故事本身,也是我在1998年9月驻守于喀喇昆仑山口的一个边防连采访到的。”


  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腹地、阿里高原……在卢一萍的小说中,它们不仅是背景,更是小说中大多数故事的发生地。“这个地域其实就是世界屋脊,从某种角度而言,它是我的一个文学故乡。这个宏大的背景对我来说,能更准确地掂量到生命的重量,认识到生命的无常。”


  这个文学的故乡,与卢一萍的生活经历有关。他曾在帕米尔高原工作过4年,“在那里翻过车,差点送命;骑牦牛——因为道路艰险,军马难以前往——从红其拉甫到乔戈里峰巡逻过,那是中国最长的陆路巡逻线;和战士们一起守过哨卡——那种孤独感可以把人逼疯。然后,我又多次前往喀喇昆仑山脉腹地和阿里高原采访。生活在那里的人的状态,给我极大的震撼。”


  1996年7月,卢一萍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希望前往南疆工作,后来如愿到了帕米尔高原的一个边防团当排长。卢一萍在新疆待了20多年。写作关注的地域也主要在那个地区。


  之后,他游历过南疆和藏北高原,也就是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脉和阿里高原之间沙漠、绿洲和冰峰雪岭之间那块荒芜之地。“那些已被流沙湮没的故国、曾经在荒原上开垦绿洲的拓荒者、生活在高原上的游牧民、驻守在极边之地的士兵,都成为我写作的对象。这是我的一个文学王国,寄托着我对世界的浅陋看法。我熟悉那里的一切,从一粒沙到含氧量很低的空气。严酷的自然环境与人之间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在其中会有怎样的蜕变?后来发现,人类可以适应一切,即使地狱也不在话下。因为人类本身自带天堂。”


  卢一萍有着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性和厚实理论储备,这使得他的西部边塞小说,在体现对大自然的敬畏、赞美之情的同时,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关怀。这也让他的小说,带有一种思辨的智性之美。


  比如在短篇小说《等待马蹄声响起》中,卢一萍写了一对草原儿女从青春到暮年的相依相伴,和他们对草原深入骨髓的依恋和热爱。也写到了死亡,但既非悲切更非恐惧的死亡,而是一种如日升日落,草荣草枯一样自然的生命轮回。这是当地人一代代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图景。反观今日在物质与欲望中沉沦的芸芸众生,作者是否在提醒我们:世间还有另一种人生,另一种更清洁更健康的活法。


  对70后这个文学代际概念,卢一萍也认可,70后作家“容易被评论家忽略”的说法,“深有体会。”对此,卢一萍也有自己的分析:“此前的60后,名气如日中天。80后作家走的是外向的路子。不是按照传统方式出来。像韩寒、郭敬明当年作为80后作家受到关注,不是走的传统文学的路子。不是依靠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一步一步积累,而是声名鹊起突然发力。70后作家主要靠在文学杂志发表作品起步,但恰好文学杂志整体上在当下时代又显得落寞了。大众影响力比起以前降低了不少。这些都是造成70后比起前后两代,较少受到关注的因素。”


  对于向杂志投稿,卢一萍也谈到他的忧思:“靠投稿文学杂志容易造成的一个弊端是,作家之间文字气质同质化很严重。据我观察和了解,应该是与为了稿子能上好的刊物,就刻意迎合杂志的审稿品位,造成审美惯性。还有就是,现在不少小说,特别注重讲故事,但不怎么用心塑造人物,因为写作者期待被改编成影视。其实,文学作品还是不能变成纯粹的故事会。”


  个人简介卢一萍,1972年10月生,四川南江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新疆部队生活20余年。1992年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中篇小说集《生存之一种》《天堂湾》,短篇小说集《夏巴孜归来》,中短篇小说选《帕米尔情歌》,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不灭的书》等10多部,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上海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没有醉心于书写都市的欲望和挣扎,也没有着力倾诉小城镇的温暖和忧思,来自四川大巴山的70后军旅作家卢一萍的小说,展现了另一种文学风景。


  他跳出中国当代文学常见的都市与乡村两级游离的惯常,眼光锐利地将帕米尔高原当成虚构叙事的主场。他的边疆、高原叙事,已经成为文学疆土最具有特色的个人“身份证”。有评论家称,卢一萍的西部边塞虚构小说创作,扩展了当代文学的地理空间。


  盛可以:敏锐观察和冷酷书写 用针准确地刺进人性穴位


  2016年5月,四川文艺出版社推出70后女作家盛可以的3部代表作品——《道德颂》《水乳》《时间少女》。这3部作品都是聚焦饱受争议的婚外情、未婚生子的话题,盛可以用简单粗暴又直击人心的表达方式,一次次地拷问道德底线:如果提前知晓爱情是一场浩劫,你是否还会义无反顾?


  作家都有个性,但盛可以的另类尤为出格。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出格不是以写作之外的,而是作品本身的特色和能量。在70年代出生的作家中,盛可以更显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她关注的领域,一直是中国最普通的底层生活,是普通人在艰辛日子里所表现出的坚忍、挣扎、绝望和生的勇气。她属于中国年轻的创作群体,但她的创作却没有沾染浅薄的时尚和中产阶级的炫耀。


  盛可以的小说锋利有力,她对生活的解剖几乎达到一种令人心惊的地步。她在小说中所倾予关注的人物,无论是小镇少女、家庭妇女或婚外恋的情妇,都是社会底层的草根族群。


  盛可以的小说表现的场景,都是人生沉重、灰暗的一面。她的文字生猛尖锐,直接有力,叙述稳重有素。有女性对生活感受的细腻,又有对世相理解的残酷。


  如在《道德颂》中,单身女人旨邑经历了一场生死车祸后,邂逅了中年男人水荆秋。两人陷入一段婚外情,约定要在精神和肉体上爱恋一生。但随着情感的深入,这段隐藏在社会和家庭暗处的爱情,首先遭到女主人公自己的质疑,她不断地在自我和世界,心灵和肉体之间挣扎,寻找着情感的突破和道德的永恒。最终,一个不期而至的胎儿,让女主人公看到了人性的本质,悟到了她曾经以为永远也看不到的那些生命的暗角。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一度让人感到婚姻的灰暗,但盛可以却设计了另一个实验,结论是:“没有婚姻,爱情就是爱情的坟墓。”这场锥心泣血惨淡收场的爱情实验,正是一场“道德”的颂歌。这部小说,男人读了会有很多感想,婚姻中的第三者们读了会被逼得无路可逃。小说对男性在婚恋中的心态的坚决挖掘,触摸到了很多现实世界真实的心。


  《水乳》也是以婚外恋为题材。女主人公左依娜,没有经历轰轰烈烈的恋爱,但又顺理成章地和平头前进结了婚,然后几乎毫无意外地,她和庄严有了婚外情。在一开始的挣扎和徘徊后,左依娜选择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


  小说通过对左依娜生活各个方面的追踪叙述,表达了盛可以对爱情态度的冷酷。作品没有给爱情和婚姻留有任何温存的余地,一切在无奈、妥协和挣扎中显得概念模糊,面目粗糙。小说没有表达惊天地泣鬼神的思想发见,而是冷静、干净利索地把一种生存的状态和模式,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时间少女》中,写了西西和母亲殊途同归的命运归宿,整个小说充斥着浓浓的宿命感。许文艺因爱而与情郎偷食禁果,生下西西后千里寻情,却被情郎另娶她人的消息绝望而疯癫。西西也重蹈母亲被恋人抛弃、被舆论淹没之苦。她们在冥冥中相互亲近,又只能被命运捉弄,看着对方渐渐沦陷。


  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小说的悲剧性亦在结尾达到高潮。盛可以将女人生命中可能遭遇到的悲惨命运,集中于这一对母女身上,揭示出现实生活中人情的冷暖和人性的丑恶。小说神秘的宿命轮回之后,是现实的、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的碾压,以及人性深处的自私、冷漠及残忍。


  盛可以的小说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70后作家时尚或小资的叙事,着重书写两性心灵的微妙关系、婚姻的存在与虚无、人与人之间的探测和界限、以各种各样的欲望为圆心的俗世生活,显示了少有的冷静、开阔和深邃。她直面生活中灰暗的一面,表现出执着真诚的态度和自我撕裂的勇气。


  李敬泽这样评价盛可以和她的小说:“有一种粗暴的力量,她几乎是凶猛地扑向事物的本质。在这个动作中,她省略了一切华丽的、细致的、表现性的因素,省略了一切使事物变得柔软的因素。她由此与同时代的写作划清了界限,但她也在界限之外获得了新的力量。那就是,她更直接地、不抱任何幻想地呈现了我们混乱的经验和黑暗的灵魂。”


  有人说盛可以的小说过于暗黑,她曾有这样一段自述辩解:“在我的小说中,我用一根银针准确地刺进生活的内部,以及人性的穴位。于是,真实的站立,虚假的倒塌。因为,在虚假和伪善的人间,我不去审那样粉饰畸形的美。”


  个人简介盛可以,1970年代生于湖南益阳,1990年代移居深圳,现居北京。著有长篇小说《北妹》《水乳》《道德颂》《死亡赋格》以及多部中短篇小说集。作品被译成英、德、法、俄、意等多种文字出版。作品语言风格猛烈,热衷声音实验,以敏锐观察和冷酷书写而著称,近年成为备受国际文坛关注的中国女作家。


责任编辑:孙竞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