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叶嘉莹、王久辛、李山谈新诗音乐性—— 缺少音乐性是新诗的软肋

作者:高慧斌   2016年07月07日 11:16  辽宁日报    1238    收藏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认为,音乐性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内在品质,或者说,音乐性也是诗歌的一个底线。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但缺少音乐性是中国新诗的最大软肋。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叶嘉莹认为,诗歌和音乐关系密切,但现在的年轻人对古典诗歌的传统不大了解,写诗填词平仄都不对,也不讲格律。诗人西川认为,格律是个假问题。“什么音步不音步,音尺不音尺,中文又不是拼音文字。凡缺少创造力的人就喜欢纠缠这类精工手表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认为,西川的这个说法过于极端,这是无视中国语言特点的说法。李山说,苛刻地讲格律不好,彻底不讲也不好。在诗人王久辛看来,之所以出现诗歌有无音乐性的疑问,这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谢冕: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


  诗歌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诗歌的音乐性就体现在押韵、对称、回环反复、互相照应、节奏感上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因为诗歌是很特殊的文体,它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语法灵活多变,诗歌要有音乐性,诗歌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诗歌的音乐性就体现在押韵、对称、回环反复、互相照应、节奏感上。但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谢冕说,之所以一直以来儿童的启蒙教育多用古诗而不是新诗,就说明了传统诗歌和新诗之间的竞争力量仍然悬殊。在启蒙过程中,儿童与新诗保持距离,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新诗缺乏音乐性。比如很多人都觉得新诗不易背诵,因为新诗缺乏内在的节奏感,它的语言和形式都存在一定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当然,谢冕也不是一概否认新诗中的好作品,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都是不乏节奏感的好作品。


  王久辛:音乐性的强弱与诗人修辞能力有关


  中国新诗是有音乐性的,但这个音乐性的强弱,是同一个诗人对语文词义的理解、对修辞能力的掌握运用成正比例关系的


  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得者、著名诗人王久辛通过对近百年优秀新诗作品和优秀诗人的追踪阅读,认为中国新诗是有音乐性的,但这个音乐性的强弱,是同一个诗人对语文词义的理解、对修辞能力的掌握和运用成正比例关系的。王久辛说,之所以出现诗歌有无音乐性的疑问,这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


  王久辛认为,对诗歌音乐性的探索,比如音和韵的探索,在文字当中每一个字的音和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怎样使音韵和谐、平仄有声,中国古代的诗人非常注重这个。到了中国新诗的时候,尤其是郭沫若的《女神》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修辞,闻一多的作品也有非常深入的对音乐性的追求,也获得了成功。像艾青、郭小川、贺敬之、食指、梁小斌、舒婷等当代诗人,在音乐性方面也都有所探索。新诗具有音乐性是不容置疑的,只有注重开发诗歌的音乐性,创造诗歌的音乐性,新诗才能获得更大的思想空间、抒情空间与修辞空间。


  叶嘉莹:当代人写诗填词平仄都不对也不讲格律


  中国诗的创作就是在这种熟悉的音调中,与外界事物接触时,自然引发出来的一种感发的生命。这与西方诗歌是不大相同的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叶嘉莹六卷本“迦陵说诗”出版时,本报记者曾对她做过专访,探讨过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在《叶嘉莹说诗讲稿》一书中,她对此有专门论述。


  叶嘉莹认为诗歌和音乐关系密切。在“诗经”的时代,写诗并没有格律,诗里边的节奏和顿挫都是自然形成的。为什么《诗经》里的诗多是四字一句?因为在诵读的时候,至少要有四个字才可以成声为节。比如说“红花”,两个字形不成节奏。比如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有了节奏。这叫“二二”节奏,《诗经》收录的多是“二二”节奏的四言诗。从汉朝开始,五言诗流行。中国人注意到汉语语言的声调,并将其运用于诗歌,是从南北朝的齐梁时代开始的,此后诗歌逐渐格律化。到初唐时就形成了近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和对偶,而近体诗却讲究平仄和对偶。到了六朝时,对偶就成了诗人的自觉追求,这是由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决定的。


  叶嘉莹以《古诗十九首》第一首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为例,说明格律的重要。她说,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这个“绿”字是“诗眼”。可是在《古诗十九首》中,你挑不出哪一个字是“诗眼”,“行行重行行”五个字中的四个都是一样的,而且行和重字都是二声,是同一个声调:平-平-平-平-平。因为在那个年代,还没有人为的约束,这个“行行重行行”就是“天籁”。叶嘉莹认为,“我们现代人就是失去了‘天籁’之美,只剩下人类的规矩和造作了。如果你说它是自由,自由可以好,也可以坏啊,我看了很多当代人写的诗填的词,平仄都不对,也不讲格律。他会说李太白的诗平仄也都不对,都没有格律,你要把这个‘人籁’消除掉,你就得有个‘天籁’之美啊,可现在你既没有‘人籁’,也没有‘天籁’,那就只剩下噪音了是不是?”


  “中国旧诗一向都有一定的平仄韵律的格式,而且注重吟诵,是要使诗的声律在声音口吻之间,能与自己的感发合而为一。一般来说,中国古典诗的格律既然是一定的,吟诵的调子也都是大同小异。有些年轻人对古典诗歌的传统不大了解,便常不免会觉得中国诗的吟诵过于单调,好像缺少变化,如果由一个人吟诵,听起来似乎音调也差不多,殊不知这正是中国诗的特色。”叶嘉莹说,中国诗的创作就是在这种熟悉的音调中,与外界事物接触时,自然引发出来的一种感发的生命。这与西方诗歌是不大相同的。西方诗歌虽也各有声律韵字,却是每个人的每篇作品都可以有不同的安排,朗诵时也各有不同的读法,这是造成西方诗写作时偏重安排、中国诗写作时偏重感发的主要原因。


  李山:苛刻地讲格律不好彻底不讲也不好


  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让音调为内容服务、追求个性还是必要的


  诗人西川在《笼统地谈论中国诗歌会遇到许多盲点》一文中提出,格律是个假问题。他说,“什么音步不音步,音尺不音尺,中文又不是拼音文字。中文有自己的平平仄仄平平仄,反正是弄不出抑扬格五音步。凡缺少创造力的人就喜欢纠缠这类精工手表问题。它居然还变成了学术研究对象,把多少博士硕士累成老头老太太的模样。”西川称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认为西川的这个说法过于极端,这是无视中国语言特点的说法。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让音调为内容服务、追求个性还是必要的。诗歌是让人朗诵的,你无法把音律取消,把格律颠覆错乱。我们在诗歌创作上对格律的要求可以不必那么严格,不必那么苛刻,但你不能忽略它,苛刻地讲格律不好,彻底不讲也不好。


  “有许多现代诗也是追求音乐性的,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就体现了这一点,但多数作品并没有格律,或者说没有注意到格律,基本上是脱口而出,比如郭沫若的早期作品有的就是这样。汉语利用其自身特点建构起音乐的格律,这在古典诗歌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就是强调四声八病、平仄的高低等,用以打造汉语的格律。”李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多年,在他看来,像七言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最后三个字要求非常严,相互衔接,形成上宽下紧的三字脚,这样参差错落的节奏,就把汉语自身的格律性带起来了,这也是由汉语自身有声调的特点决定的。事实上,格律诗比较难写,为了迁就韵律,语法上并不规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现代诗要打破这种拘束,追求文学上的平民化本无可厚非,但有些诗拗口难懂,未来的现代诗应该注意从古诗韵律中学习一些东西。


  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讲究音律,宽泛地说不仅仅是格律诗讲究,而且古体诗、骈文、赋都讲究,《归去来兮辞》《陋室铭》等,正因为朗朗上口才流传久远,这就为我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借鉴,我们应向古人学习这些东西。李山说:“一首诗好不好,除了看其能否表达深刻的思想、高妙的想象之外,如果再追求一点形式的优美,岂不更好?”


  反响:众议“重读新诗系列策划”


  本报“文化观察”版自5月20日开设“重读新诗系列策划”,发表了对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唐晓渡和诗人西川的多篇专访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还有很多诗人、评论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摘发一些观点。


  评论家程金城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金城说,新诗创作将近百年,引起人们对新诗的回顾与反思,实属必然,也事出有因。因为新诗的历史一直伴随着时断时续的质疑声。此时此刻,《辽宁日报》重新探讨新诗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国新文学百年反思的一部分,或者是其先声,正如诗歌是时代的先声,也是文学文体变革的先声一样,回首新诗的历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回首我们的精神历程和情感世界。


  程金城表示,新诗相对于古典格律诗,它的文体变革的伟大意义是应该肯定的。关于新诗存在的问题,人们特别关注其“形式”方面的问题,这有其依据和道理,但是这掩盖了更大的问题,即新诗创作中的精神意蕴问题、情感问题、境界问题、气度与格局问题。我以为,其实后者问题更大,是关乎诗歌发展高度更内在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下难以说清楚的问题。诗歌是最具个人性的创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我个人阅读体验来说,有的时候,古典诗歌似乎离我们很近,而现代诗歌反而离我们很远。


  诗人鹰之


  诗人鹰之对西川《笼统地谈论中国诗歌会遇到许多盲点》这篇专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代诗坛一大怪现象是,中国诗歌理论家写的理论文章不知道给谁看,为什么出现此种状况?很简单,理论家的理论不是来自直接的创作体验,而是来自间接“挪移”,因此,真正的诗人对此不屑一顾。但西川不但理论过硬,文本也比较超前,因此,他的文章比较受当代诗人欢迎。比如他说“某些人以低智能冒充天才”,虽说观点犀利,但并非偏激。针对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诗人的文本,用现在的眼光看,并非真正的现代诗,而只是上世纪西方诗人的模仿秀,这已是业内共知,谈不上什么对前贤不敬。


  鹰之说,古诗词的诉求重点是情志,而现代诗的本质是“思”,两种文体的属性不同,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呈现方式。让现代诗去模仿古人押韵、对仗,无异于强制让一条鱼去爬树,而古诗词必须紧凑、工整、上口,方能达到那种极致之境。宋人曾尝试将格律打破,以便植入理性,但并不成功,“思”的节奏必须慢,而且忌讳平滑,一旦朗朗上口就失之肤浅轻佻。当然了,对大众文化层面的朗诵诗、抒情诗,还是讲究一下音律比较好。


责任编辑:孙竞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