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华:万古愁,或灵敏之作为中国诗歌的精神

作者:张清华   2018年01月12日 17:01  十月杂志    1506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0112170209


此刻,在如此盛大的一个场面,让我一直恍若在梦中,觉得自个儿变成了金庸笔下小说当中的人物,不过像是一个尴尬的小人物。今天的主题叫“华山论剑”,如果真的论剑,我想我们这些人都应该穿着长袍,衣袂飘飘,背着宝剑在这比试一下。有的人是有真本事,但只是作壁上观,并没有出手;而我属于背着一把虚拟的剑,也只想作壁上观,没有想到会出手,因为确实觉得自己没什么像样的武艺。但昨天晚上肖云儒先生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必须出手,我就非常地惶恐。


如果说肖先生刚才出了“重剑”,另外的几位学者分别出了“花剑”,久负盛名的王立群先生是来了一个精彩的亮相,或“亮剑”,而我就不知道该出一把什么剑了,但既然答应了,只好装模作样地虚晃一下。


我要谈的话题叫做“中国诗歌的精神”。虽然做了三十几年的教师,一直做关于诗歌的研究,也有少量的心得,但是大言不惭地谈中国诗歌的精神,还是让我有些心虚。我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位救星,一位前辈的学者,辜鸿铭。各位知道,辜鸿铭先生是一位奇葩,他是印尼华人子弟,非常年轻时就去欧洲游学了很多国家,据说懂得十几门语言,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精研中国古代的典籍,用德语和英语写作,他有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20180112165751


辜鸿铭有很多的奇葩观点,有一些是很荒谬的,比如他说男人纳妾是应该的,有道理的,就好像“一把茶壶可以配多个茶碗”。这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想一下,假定你家的茶壶多配了几个茶碗,别人家的茶壶可能就没有茶碗可配了。五四运动发生了,他在北大当教授,还留着长辫子,而且他还写文章赞美最后一个皇太后——隆裕太后。关键让人忍不住笑喷的是,他还一本正经地引用了歌德的诗句,“你是一颗星,往昔的乌云和风暴都已经过去……”,来赞美隆裕太后的感召力,认为她可以辅佐年幼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率领四万万人民,奋起反抗这场疯狂的革命……”云云,认为她可以用其隐忍而坚强的性格,以及悲剧性的人格力量来号召人民,挽回即将倾覆的帝国。


这些我们当然都要予以批判,但是他有一个观点却是很有意思的,他举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这几个大国为例,认为他们的民族精神都很优秀,他说了三个关键词,一个是质朴(simple),一个是博大(broad),还有一个是深沉(deep)。他认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在这三个关键词里面都缺一个项,法国人不深沉,英国人不质朴,德国人不博大,虽然他们都有另外的两个优点。但是相应地,他认为古代的希腊人特别了不起,这三者都有,既深沉、又博大、又质朴,所以他认为希腊文明是最完美和高级的。同时,辜鸿铭又认为我们中国文化是跟希腊文化一样伟大的,都有深沉、质朴和博大,而且除了这三点以外,还多了一个,就是灵敏(delicacy)。这个观点当然不见得完全正确,不一定符合国际通常的看法,因为说到底每个民族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可能存在的结构性的缺点,鲁迅等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恰恰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对于中国文化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但是,这也并非意味着辜鸿铭的说法就没有道理,它从一个非常熟悉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赞美中国文化,反而显得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当我们把辜鸿铭这个说法放到中国诗歌里面看时,就显得得更有道理。我们中国的诗歌,从古至今,有太多的遗产,太多伟大诗人和不朽作品,也有太多的特点,怎么来谈?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一个关键词,就是灵敏。

 

什么是灵敏?灵敏包含哪些东西?我也说不清楚,我只是经常有一些感慨。比如说,当我们读初唐大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会有一种叹息不尽的,百感交集的感受,似乎也说不出来,归根到底,他展现的是一种才情,诗人的才情。他想表达的意境应当可以用灵敏来概括,那是一种极微妙的,极纤细的,又极精确和到位的状态,“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他说的是月光,但更是在说“存在”这个形而上学的东西,存在是什么?以哲学的方式来说清楚的话,可能要用几本书的篇幅,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那么厚的书,也还是说不清楚的。但张若虚用了这样一些句子,就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体味:“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大约有类似的意思在其中,但远不及张若虚所揭示和追问的更为复杂,其中江与月都是恒常而又变化着的事物,而作为感知主体的人,既是渺小和悲剧的,又是超越于这一切物之上的。


20180112165806


张若虚这样复杂的思想,用哲学是很难说得清楚的,所以,对中国的诗人来说,所有逻辑的哲学问题,都可以用诗歌的意绪与形象来予以解决。当我们说,诗歌一定有比哲学更便捷地通向真理的通道的时候,一定是在说中国诗歌。只有中国诗歌才会独具有这样的功能与奇效,原因就是因为其中有“灵敏”的东西。“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样的表达,换一个字都不可以,甚至它的韵、它的连环似的转韵,那也是其微妙的一部分。


灵敏的极致的例子,可以数得着苏东坡。若论诗歌中灵敏的含量,非苏东坡莫属。“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你很难解释出其中所含的人生经验,生命的千般滋味,其不可言喻的美妙与虚惘,得意与惆怅,到底有多少,有多么丰富,真是无以言表。还有他的《前赤壁赋》,其中对于人生与世界、天道与人道,人之荣辱毁誉、成败得失,人之喜怒悲欢、生老病死,分别从世俗与哲学、伦理与宗教等等不同范畴,都进行了精彩的解说和阐释,其精辟透彻,可谓胜过百万字洋洋大观的篇幅,为何,盖因为其“灵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借了“客”之口所作的一番感喟,但其实谁都知道,说话的人还是苏轼,所谓的儒释道合一,说起来很难,但读完这些句子,便都明白了。为何,同样是因为其将历史化为哲学和生命经验的“灵敏”,那种唯有诗歌才能实现的微妙的表达。

 

灵敏包含了很多意思,并不只是观念和思想性的问题,而有可能是与敏感的情绪、非理性的意绪有关。你看,中国人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受触动的,即便是一位帝王,他的情绪也会非常纤细,比如汉武帝。刚才几位先生提到汉唐文化,汉武帝是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对他极加称道,“秦皇汉武”只是“略输文采”。汉武帝有一首《秋风辞》,却是这般纤细和婉约,甚至有一份文人式的颓唐在里面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我们会想,这个抒情者是汉武帝吗,如果是,他似乎也有了一颗文人般纤细敏感的心。稍晚于他的魏文帝曹丕,有一首《燕歌行》,更是假扮了女人的口气,“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他不惜用了一个女人的口吻来写作,借以表达对于季节和生命的感怀,是因为他认为可以更能够真正抵达一个更为纤细和灵敏之境。


同时,曹丕还是一位很有见识的皇帝,他有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观点,叫做“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这个“文以气为主”,就非常微妙地说出了中国人的思维,以及中国诗歌的特点,这个“气”是无形的东西,无处不在又化于无形,但是它又是实实在在地起作用。这个“气”在一首诗当中有多重要?它既是思想,又是情绪,既是经验,还是内容,又是形式,还是语言,还是节奏、音乐和神韵……“气”包含所有,让所有的东西都化于无形之中。你想想,中国诗歌是有这样的禀赋和特点的,一首好的诗歌一定是有“气”的。故我经常在课堂上,让我的学生们高声齐诵《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高声齐诵李白的《将进酒》,学生们都很有感觉。为什么?读唐诗可以养气,养浩然之气,天地正气;当然,读宋词也同样重要,它可以让人变得无比微妙和纤细。这是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读唐诗可以养气,读宋词可以聚才。无论是养气还是聚才,都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精义,中国精神的精髓所在,都事关我们所说的“灵敏”。

 

中国古代诗人是多愁善感的,《诗经》里面有一篇《黍离》,讲的是看到田野里的谷子和其他庄稼都长得很好,但这个人偏要叹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知道的,明白我忧心忡忡,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有什么现实当中的物质所求,哎呀,苍天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何人哉,这是谁啊。他有几分自我欣赏——最终他确实是自我欣赏的。这个人的“忧”是什么忧,这个人的“愁”是什么愁?


微信图片_20180112165444

《将进酒》图


李白给出了答案,他的说法是“万古愁”,《将进酒》里面讲的万古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个“万古愁”是中国诗歌的主题,亦和灵敏有关。什么是万古愁,是为什么愁,为稻子还是为谷子,为酒肉还是为衣裳,还是为现实的某个利益?都不是,它就是一个形而上学之愁。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那样一种愁。说不清楚,但又确实存在,关怀着这个世界,关怀着天下苍生,关怀着自己的处境和身份,是一种无形的又无处不在的,一种至高无尚的而又废弛颓唐的,一种愁。


中国古代的诗人常常能够把一种个体的,小的愁绪升华为一种形而上学的,永恒的情怀,我觉得这是中国人很了不起的地方。我们读西方的诗歌,会觉得和我们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读雪莱,可以看到他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体认,比如《西风颂》里讲的,“我要用我的嘴唇告诉全世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对于未来的希冀,是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精神,可是中国古人不这样看,那位落魄的皇帝,南唐后主李煜是怎么看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位皇帝如此没有出息,如此多愁善感,不爱江山爱美人,可以说是太颓废了。可是,古往今来诗歌为我们留下的那些满怀激情,达于天地的豪情壮志,难道不包含这样一种小小的愁绪,甚至是一种颓废吗?或者反过来说,这种骨子里的颓唐和颓废,难道不也是中国人的所谓“万古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吗?不是中国诗歌最核心的美学之一吗?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美学是无比丰富的,中国诗歌的精神是无比纤细、复杂和敏感的,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的各种经验在中国诗人的笔下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所不在。


以此归根到底,是把这样一种个人的情绪,升华为一种巨大的情怀。我喜欢李白的《将进酒》。我女儿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让她背诵这首诗,一个小孩子在屋里背诵“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她背到这儿突然停下来,叹息一声说:“咳,这是什么人生观啊?”一个小学生的道德感,那种特别正面的道德感,使她对于这样的一句诗表示不解、不认同。但当她慢慢长大,她就会认同,这首诗里面包含着中国诗歌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它所讲的,还是一种大关怀,只是李白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一种比较率性甚至“任性”的方式去讲的。


所以,最后我还是要落脚于李白的《将进酒》。“万古愁”是中国诗歌精神的最高范型和范畴。

 

二〇一七年是中国新诗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新诗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面到多样,从比较迂腐愚笨到灵敏和纤细。昨天我注意到,朗诵会上那位朗诵艺术家朗诵的食指的《相信未来》,他朗诵得很好。但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音节,如果有一点点偏差,也会使这首诗的诗意出现问题。今天早上我和食指先生交流,我说“相信未来”这个“来”怎么读?不能往上挑,而要往下压,“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里“未来”的“来”字绝不能往上挑,而必须向下压,要不就改变了这首诗的诗意。


一首诗灵敏到什么程度,也表示了它的复杂性和它艺术上所达到的境界。


新诗诞生以来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我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我喜欢戴望舒的精致的颓废,喜欢李金发的半文半白,喜欢早其艾青的晦暗和浑阔,喜欢后期顾城的疯癫和任性,喜欢欧阳江河的磅礴思辨,喜欢多多的蛮不讲理……但这里,我还是想用海子的几句诗做结。我认为海子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很多人对他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有时候我也会感到怀疑。但是,当我让我的学生们在课堂上高声齐诵《春江花月夜》和《将进酒》,共同回味《离骚》之后,让学生再一起诵读《祖国(或以梦为马)》,我问学生们,你们觉得新诗和古诗,海子的诗和李白的诗能不能接续起来?大家说“能”。我又问,从语言的气象、气息,从思想的水准和境界,从表达的敏感性上,他们能不能成为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谱系?学生们齐声回答说,“能”。但是我说,我可什么也没有说。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此火为大,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以梦为土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横放在众神之山”“……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牢底坐穿……”“千年后我若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和周天子的雪山,我也愿像以梦为马的诗人那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就是太阳的一生,它无比光明,无比辉煌……”“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原诗我背不准确了,但是我觉得,读完这样的诗,学生们自然会对中国的传统语言,古典诗歌和现代诗,以及现代语言之间建立起一种血肉的联系,建立一种内在的气息、贯通古今的理解,因为它既充满思想,血脉相连,也无限地保有了其固有的本质——灵敏。


这意味着我可以说,中国新诗已毫无愧色地汇入了中国诗歌的不朽篇章,变成了它伟大体系的一部分。


(本文发表于《十月》杂志2018年第1期)


微信图片_20180112165340

张清华,1963年10月生,山东博兴人,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师大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天堂的哀歌》、《文学的减法》、《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叙事》、《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猜测上帝的诗学》、《穿越尘埃与冰雪》、《窄门里的风景》、《狂欢或悲戚》、《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等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400余篇;涉猎诗歌散文写作,出版散文随笔集《海德堡笔记》、《隐秘的狂欢》、《怀念一匹羞涩的狼》,诗集《
形式主义的花园》等。曾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一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年度批评家奖、第二届当代中国批评家奖、陈子昂诗歌奖、《西部》文学奖等;曾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