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怒:《蜗牛》后记(附诗27首)

作者:余怒   2018年04月02日 10:37  中国诗歌网    1066    收藏

《蜗牛》写了近三年,现在完稿了,将交予飞地书局策划出版。

它分为两辑,每辑124首(竟与我的生日偶合),第一辑每首12行,第二辑每首9行,我的想法是,在一定的行数之内处理语义进度和语速、节奏、分行方式、空间感、重量感、色彩等因素——即言说和语言——相匹配的问题。在读者眼中,这些作品语感畅达,虽常有跳跃却显得自然,但作品背后我所花的工夫却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常常,一首诗要花去我好几天乃至数周时间,磨了又磨,改了又改(有的发表之后又多次修改),我寻求每个字、每个语句都要在它们应有的、难以替代的位置上,像古人一样炼字炼句。杜甫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算是体味到了其中的滋味。

那么我为何要写这样一部诗集呢?

记得十余年前在写作诗集《枝叶》时我曾说过:“我绝口不提传统,因为我就在传统中。”对于一个处于汉语语境中的写作者来说,传统是恒在的,是我们已然内化的意识和心理结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有形的形态中,更多的还隐含于习俗、礼仪、人际关系、社会契约、宗教和文化仪式,以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无形的形态中。一个文盲的中国人,仍是“中国”人,他甚至比那些生长于国外的汉学家更能体味和了解中国文化,比如慧能。因此,对写作者而言,传统就在我们的血液中,在人际交流的语言和口头表述中,在每一个汉字里,它是可以不必专门给以关注的最基本的东西;无它,不能开始写作,但若是着意强调它,就会自立藩篱,无以超越。

在很多人看来,《蜗牛》这些诗与我的那些被人视为“先锋”的诗相比较,是一种“另类”,是我又一次“回归传统”的表现——另一次是《枝叶》。但他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我对传统题材(如时间、生死、爱情等)和自然物象(如山水、日月星辰、乡村等)的纳用迷惑了他们。其实,无论是以前的《枝叶》,还是现在的《蜗牛》,与我的其他作品如《守夜人》《猛兽》《个人史》《饥饿之年》《喘息》等一样,都有着相同的、不变的精神内核和心理结构,以及对于语言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解:这个时而看着小桥流水木屋的,与时而看着大桥大坝大厦的,是同一个人——现代人;前面的和后面的情境,皆是相对于我们内心而存在的外在世界——无论什么时代,世界都可简化为物和我。如果硬是要将这些诗与传统扯到一起的话,我愿意将它们戏称为“伪传统诗”。

然而,这样的写作是极其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老派象征主义和乡土抒情诗式的陈词滥调的陷阱。在《蜗牛》写作之初,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写作目标:要达到“每一句话都是旧的,每一句话都是新的”的效果。一个现代诗人如何处理写烂了的题材和意象,如何让陈词旧句起死回生(有时,我有意尝试去使用一些被深度文学化或庸俗化的词句),这是一件值得琢磨的事;既要使用人人熟知的公共语言,又要藉此说出为语言所遮蔽的个体体验,这实在有点难。但这个问题需要首先解决——这不单是作者语言能力和技艺的体现,更是文本存在的缘由和依据。由此,其他方式的写作才能得以令人信服地展开。我将《蜗牛》确定为即将写作的几部风格各异的系列诗集的第一部便出于这样的考虑。它的有序、简明、清晰的架构,明澈、宁静、枯淡的语境,温和、迂缓、从容的语感将在下一部诗集里被颠覆,变得无序、尖利、浑浊、湍急、纷乱。

短暂休整之后,我又要重新开始。

                                      2018年3月23日


附:《蜗牛》27首


那些时候

——给赵卡

 

我有迷惘,也有坚定的

时候;喜欢朋友相聚,也有

体悟到孤独之重要性的时候;

四十岁到五十岁,这么快啊,

我常常也有这么感叹的时候。

树林间也有迷惘者,食虫鸟敲击

空心树干,蝉鸣令我反省于沉默。

但当一种陌生语言帮我修复

的时候,作为诗人我又不认同。

 

(2018)

 

傍晚河堤独坐

 

快乐且静。

有剩下的时间且足够。

我感到一个莫扎特正在心中形成且无声。

用以调和昨日之

善与恶、粗鲁与细腻。

我呆滞沉思的样子一定惊着了其他人。

往常我可不是这样的人。不像一只飞蜥那么

强调生命感,滑翔,在树干间。

像水中的鹅卵石或水力发电站。

 

(2018)


停留

 

田野里有那么多

诗人喜爱的意象,

而我认识的诗人都那么悲观。

有龙舌兰和高大栗树之墙的春日,

像痛苦和甜蜜专门围绕我而建的石头建筑。

同样的情形: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

惧怕变化的老人,被养老院孤立起来,

因其珍惜“这里的”,

不允许有物被移动。

 

(2018)

 

野外情诗

 

灌木丛和一些杂树。

寂静如同对世界的一个提醒。

雨后鸟鸣,被更换过一般清脆。石头间

的水流更湍急。

这里所有的力量,是综合性力量,还有开阔。

做一对在狭小卧室里重视听觉但在

花香野外转而重视视觉的情侣也不坏。

你爱她走动时不完全醒来

的样子也可能未醒。

 

(2018)

 

河边竹林

 

这儿是五月。有几根

新嫩竹子,垂到河面上。

与数年前相比,这儿变化很大,河水打着旋儿,

变得浑浊。小时候,我拽着竹枝

慢慢下水,一边听着手捋竹叶

的刷刷声——它们,有时会令我停下来。

那边,间歇有虫吟,来自

竹子根部。我反复说服自己:

“我不是竹鼠,我不是竹鼠。”

 

(2018)


肉身

 

不能对生活

给予诗的求证,就不能说

你在世界上生活过。

走廊上有光。裸身穿过光,是何种感觉?

小隔间里,男女演员间的嬉戏,达到

脱离现实的艺术境界。但有时候不能。

普遍性不是诗。当一切

从我身上消失,我明白我是

最少的那件东西的轮廓:冬日夜。

 

(2018)

 

小荚果

 

今天早晨,在小区里,

两栋楼之间的拐角,我看见

一个穿着睡衣的女子,跳着去摘

路边樟树上的紫色小荚果。

她的身旁,站着一个

五六岁的男孩。

我不知道,是他让她如此,还是

出自她自己的需要,突然间,

想享受让两株植物触碰一下似的那种快乐。

 

(2018)

 

群居篇

 

邻居、同事、伴侣,

所有的朋友和你,应建立一种

朴素的、动物般的,非文学的和谐。

从修复本性的意义上,

接受一部分但丁。

我是一个多次给予悲伤内心

空泛承诺过的人,缩短期待。不知晓

因何啼鸣而啼鸣的高山旋木鸟,

周遭并没有什么求助于它。

 

(2018)

 

默然对物篇

 

目送一颗熟识的

晨星之后,我坐下来吃早餐。

用湿纸巾擦手,擦每个手指。

如同某种土著宗教。

协调自身,和身上的每个部分;窗外疯长

的各种植物,这个季节的气味和花。

拿起面包,无法下咽。将它掰成

一片片。仿佛面对的是

有言语之前的一个物。

 

(2018)

 

堪比

 

夏日海滩,我与一个

声称经历过失明复明

的陌生男人并排坐着。

海浪暂时退去了,金黄的沙子现在十分耀眼。

他让我学着他,也闭上眼睛,听或者嗅,

“区分各种大海。”

“只要一点儿信任。”

那时我们的头顶正盘旋着一只白鹭鸶,

我感到我们的宁静真的堪比它的宁静。

 

(2018)

 

状态

 

“我看”且“我触摸”,

直到肯定为止。

忘记无益于身心的知识,或觉察

哪儿的构造和比例关系不对。

在水中,反复擦洗一块石头,

我对自己说:这真的是石头;

爬上一株山楂树,找到

若干颗山楂:肯定这是山楂树。

无疑,我也在这里。一直匿名。

 

(2018)


形式论(一)

 

只有痛苦的形式被人

接受而无人关心痛苦的实质。

多少诗毁于定义,像一些聪明的女人,

毁于被称为“女人”。

更多有灵性的东西也是这样:

潜鸟、旋覆花、短诗句、流星。

更多年轻人如囚徒。他们将

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统称为“世界”。

多少人比我糊涂,比我更爱这个世界。

 

(2018)

 

形式论(二)

 

形式不止是物理问题。一个

女人,躺在圆木堆上唱歌——这便是;

一群年轻人,在冰面上,排成一排滑行,

波浪状链条,迷人的转弯方式——这便是。

一帧十二点钟树冠上方夜空的照片——

枝干上,带刺毛毛虫的警告性色彩,

树下,有人在无声接吻。

如果我们足够谦逊,将看到的

诉诸形式,不可能无视它们的警告。

 

(2018)

 

清晨彷徨篇

 

晨星寥落的时刻即是孤独

再次返照我的时刻,

对外在事物的感觉愈加清晰。

白天稍早时,台阶和墙角的石头干了,

刺蓟草的溪边路仍显潮湿。

从山坡往上,有冬青、侧柏、肉桂,

相异气味的浓烈程度分层有序。

发现我受光的影响甚于模特在一件

麂皮紧身衣中,手脚伸展有些迟疑。

 

(2018)

 

雪篇

 

我们需要依附。而雪无疑

是最好的。有一种同一性,

从未被表达过。

山石和崖树,我们本可以

用全身去感受,并借助它们

记录我们来过世界一次。

在雪中,也有失忆的危险,

白色反射:直达山顶的、休克般

的寂静。但四周没有我们。

 

(2018)

 

初雪日志

 

十二月,我们一般

在这个月停止工作。

因为雪来了,悲伤会反复。

户外,一群跳房子的女孩,

从一个格子,跳到另一个格子里。

(虚无如此古老,以致被

当作游戏。)雪中有我们

穿着厚重衣服走来走去身体

却不能及时暖和过来的狼狈。

 

(2018)

 

初春日志

 

唯有田野滞于表达,

不及人的五官身子。

一排去年的草垛,被雨淋湿,又被日晒。

树林中的旧气味

尚未散去,空气中又有了

香椿树叶、白蜡树叶、

槐树叶和四脚蛇的新气味。

我用树枝摩擦自己,在太阳穴与耳朵之间。

变得那么信任自己。

 

(2018)

 

早上诗

 

早上醒来想到的事

首先是:我还活着,以及

继续活着有什么新目的。

为快乐原则建立行为模型:

鸟儿——飞;萤火虫——闪光;

溪石上螃蟹——举着双螯;

然后是她——在床上,

想着雨中的苹果。但早上

太冷,容易因此被伤害。

 

(2018)

 

山间诗

 

黄栌、银杏、红枫,沿山脊

逶迤而列。白翅鸟群翱翔其上。

原先一直想不明白的事现在想明白了:

心中某种辽阔的东西

不是宁静、仁慈,而是欢爱般的

白云翻滚舒卷下的无所思。

在自然中,我自忖至少是一个

哲学家,意识到“我”和“我的”

是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支流旁边。

 

(2018)

 

湖边诗

 

晴空下我把自己比作

一本未完成的书。

在湖边,对照自然之书,补充一部分。

湿地沼泽,绵延数公里,反光

的小池塘散落各处。鹭鸶和

秧鸡结伴而行,喙在稀泥里抖动翻筛。

湖面上,实物与其像等距离沉浮。

我因信奉种种超自然力而目空这一切,

有意识地在心中不做抵抗以平衡自卑感。

 

(2018)

 

蝴蝶诗

 

蝴蝶有时静止。在他感到

茫然时。树丛中,它飞起,落下,

间隙很短(不知草木之别

的停留是受不同纬度迷惑

的盲目飞行)。他写巴洛克风格

的诗,取悦于一个以同样风格打扮

的女人。“巴洛克生活,”她说,

“是飞累的蝴蝶的标本。”在他

看来,“这正是诗,或诗的装饰。”

 

(2018)

 

两性诗

 

我观察过琵琶鱼。

雌鱼的体型是雄鱼的五十倍,

后者钻入它的体内,将自己

交给对方,直到退化成一团生殖器。

恋人之间的争吵令人恐惧,

为片刻安宁我们不知付出过多少大海。

琵琶鱼,比我们更高级的生命。

我希望在身体尚年轻时,

像这种生物一样表达感情。

 

(2018)

 

二分法

 

关于时间,我们制造了

许多种戒条,其中之一:

生与死。这种划分令人懊恼,

仿佛将阔叶铃兰与矮牵牛

进行花色对比——而往

大处说:有限与无限。我们,

谁都想在这世界上多停留一会儿,

哪怕留下聋子式或哑巴式回忆。

疾驰的车上,我数窗外群山和树。

 

(2018)

 

自惭

 

做诗人久了,持续麻木,

习惯了文字的组织方式。

而夜行动物的觅食方式、

雌雄同株植物的授粉方式,

我知道得太少,不如猎人和果农。

恋爱之后,我装作对如何溢出世界

感兴趣,偶尔也去郊外看看

晒谷场上空燃烧一半的孤星,

墓地附近刚刚成林的果树。

 

(2018)

 

自诉

 

阅读一本书时所表现

的天真,难以被信任,像悲观

主义者在酒后的性中所获得的力量。

我身上的书卷气,让我

四处碰钉子。但进入夜晚,

一颗孤独的心或许继续有用。

与一位女性朋友聊到感情生活,被耻笑,

被她看成是儿童自蒙眼睛躲在

课桌下面庆幸不被发现的娱乐。

 

(2018)

 

内外

 

一个空间在头顶爆炸,

明亮扩张至视野未及之处。

一所结构繁复,各部分相互

环绕的房子——我们对于自身

的迷惑始于它,还有窗户。

(我们创造各种神,藉此保存野外的神秘。)

像掷骰子决定未来,早上,

我在无人的家中,从楼上

抛下纸片,试探空气流动。

 

(2018)

 

瞬间记

 

知道“存在于瞬间”这回事,

是在一辆长途客车上。

一车的旅客在熟睡。我刚醒,

听着司机闲聊着人事。

转弯时,车子的扇形光柱,突然

照到道路一侧的一只雄鹿。

它伫立不动,望着我们。一对

巨大、分叉的鹿角,像必然性

一样。它的上方有东西飞过。

 

(2018)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