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龙:试论“以诗为文”

作者:杨景龙   2018年09月17日 01:27  陟岵    2987    收藏

ysww.webp


内容摘要:文体互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普遍现象。诗歌作为强势文体,对其他各种文体都有程度不同的浸染渗透,散文自不例外。以诗为文,是历代散文家们普遍采用的创作手法。他们像写诗一样结撰散文,精心取象,妙用比兴,强化抒情,调协声律,锤炼语言,营构意境,使中国散文诗情洋溢,诗意盎然。对于中国散文整体上显示出的这种诗化倾向,迄无系统的探讨研究。鉴于此,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之作一整体性的初步考察,以期加深我们对文学史相关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 以诗为文  文体互渗  散文  诗化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各种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乃是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文学以诗为主”1),向有诗国之称,诗歌无疑是最强势的文体,对其他各种文体都有程度不同的浸染,散文自不例外。以诗为文,是历代散文家们普遍采用的创作手法。他们往往像写诗一样结撰散文,精心取象,妙用比兴,强化抒情,调协声律,锤炼语言,营构意境,使中国散文诗情洋溢,诗意盎然,呈现出显著的诗化倾向,具有突出的诗性特征。对于中国散文整体上显示出的这种诗化特色,古今论者在谈论某个作家或某种文体时均曾言及,但迄无系统的探讨梳理,较之研究界对“以文为诗”、“以诗为词”现象的充分讨论,对“以诗为文”现象的重视明显不够。鉴于此,本文拟从几个方面,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以诗为文”现象作一整体性的初步考察,以期加深我们对文学史相关现象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一、文体之间相互渗透与先秦诗文一体不分

文体之间的互相渗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普遍现象。在各种文体的萌生、成长、演变过程中,交叉影响的情况经常发生。韩愈“以文为诗”,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即是显例。在创作实践中,各种文体之间互相渗透、交叉感染的情况更为复杂。例如“赋”,本是《诗经》表现手法之一,到汉代演化为“一代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引班固说:赋乃“古诗之流也”, 明确指出这种文体的渊源所自。赋的成体还受到过荀况《赋篇》、屈宋楚辞的霑溉。辞赋在汉代的兴盛,又促进了散文的骈偶化和骈体文的渐趋成熟。骈文流行于魏晋六朝,其间接受了“永明体”诗的影响,更加讲究偶对、声韵、平仄等形式和格律。流风所及,这一时期的散文亦多骈偶,赋体也受其感染出现了“骈赋”。至唐宋韩柳欧苏古文取代骈文,奇句单行的散文成为文坛正宗,于是赋又一变,而有“文赋”之目。然而古文写作亦不曾全废骈俪,“韩柳琢句”,即“时有六朝余习”(2)。正所谓“一奇一偶,天之道也;有骈有散,文之道也”(3)。再如诗歌与小说的互相渗透,主要是诗歌影响小说。汉魏六朝小说已开始容受诗歌,至唐代大量诗歌进入小说文体,此后,“以诗为小说”渐成风习,诗歌在小说谋篇布局、抒情达意、描写议论、创造意境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小说文本的诗化程度很高。反过来,小说也影响诗歌创作,白居易《长恨歌》一类叙事诗就有小说的情节因素。韩愈的《毛颖传》以传奇笔法作古文,则是小说与古文之间的文体嫁接。宋代的文体互渗现象更加突出,宋人师法杜甫、韩愈“以文为诗”,形成了宋诗议论、主理和散文化的特色。苏轼等的“以诗为词”和辛弃疾等的“以文为词”,也使“末技小道”的传统婉约词体,丕变成与诗文功能相近的“词诗”和“词论”。北宋柳永慢词的“层层铺叙”,则用的是“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夏敬观《手批乐章集》)。明、清时期,古文和时文之间也发生了交叉感染,八股时文得以形成一种文体定式,其结构方法正是总结古代散文创作规律的结果。倡导“义法”的桐城派古文家方苞,既“以古文为时文”,又“以时文为古文”(钱大昕《与友人书》引王若霖语),方苞标举“义法”,即有用古文改造科举时文,以形成“清真雅正”之文风,实现其“助流政教”的目的。文论家如金圣叹,则以八股制艺“起承转合”作法,评点诗文、小说、戏曲,对嗣后的文学批评和创作都发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至于诗歌对宋元明清戏剧的渗透,甚至超过了对小说的渗透,不论是元杂剧、宋元南戏,还是明清传奇,以及后起的地方“花部”戏曲,唱念做打皆以唱为主,而唱词都是韵文,其中不乏优秀和杰出的抒情诗。在唐宋诗歌盛极难继之后,元明清作家们“以诗为曲”,借助“曲”的新面目使诗歌在戏剧唱词中大放异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歌构成了中国戏剧文本的主干。

    具体到诗文之间的文体互渗,对此现象较早加以关注的是晚唐的司空图。他在《题柳柳州集后序》中说:“杜子美祭太尉房公文,李太白佛寺碑赞,宏拔清厉,乃其歌诗也。张曲江五言沉郁,亦其文笔也。岂相伤哉?”4)认为杜甫、李白、张九龄在创作实践中诗文互渗,两不相伤。宋人黄庭坚和陈善,则明确提出了“以诗为文”的理论命题。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世传以为戏。然文中要自有诗,诗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法也。文中有诗,则句语精确;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谢玄晖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也。唐子西曰‘古文虽不用偶俪,而散句之中,暗有声调,步趋驰骋,亦有节奏’,此所谓文中有诗也。”黄庭坚则强调:“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5)黄庭坚严守文体疆界,认为韩愈“以文为诗”,杜甫“以诗为文”,是导致韩诗杜文“不工”的原因,对诗文互渗持否定态度。陈善的看法显然与黄庭坚不同,他认为“诗中有文,文中有诗”,可以使诗文“相生”,各取对方所长,优势互补,陈善无疑更多地看到并肯定了诗文互渗的积极意义。

文学史上各种文体之间特别是诗文之间的交叉互渗,与先秦时代诗文一体不分的“原型”状态有关。追溯中国文学源头的先秦时代,文体意识和诗文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周易》卦爻辞448则,大多取象鲜明,语言生动,又多用韵,像《渐·九三》、《明夷·初九》、《井·九三》、《归妹·初九》、《贲·六四》、《屯·六二》、《困·六三》、《离·九四》等,就常常既被视作散文萌芽期的雏形,又被目为上古时代的歌谣,文耶诗耶?实难区分。类似的情形还有对甲骨卜辞“四方来雨”的认识:“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冯沅君、陆侃如认为它是中国文学史上年代最早而又最可靠的诗歌作品,并把它与汉乐府《江南》相比(6),甚至有论者干脆把它称为产生于“中华第一都”的“中华第一诗”(7)。但也有人把它视为萌芽期的散文作品,而不作诗歌看待(8)。用韵与否,一般认为是区分诗文的标志,先秦散文却往往用韵,《老子》81章,“犹如辞意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犹如鱼龙蔓衍,变化多端,像诗,也像歌谣”(9)。《庄子》散文亦多用韵,音调自然,节奏和谐,如《逍遥游》末段和《德充符》末段,均是惠子、庄子二人对话,一唱一和,全用韵语,可谓诗意盎然的“天籁”之文。

特别是“比兴”手法,更非诗歌所专有。《诗经》、《楚辞》的“比兴寄托”,先秦散文在说理、言志、抒情时也大量使用。《易经》卦爻辞如“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孕妇不育”、“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井渫莫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等,均是比兴象征,若认定其时代早于《诗经》,可视其为《诗经》作品“比兴”手法的艺术渊源。南宋朱熹《答何叔京》即指出《易经》中的“立象以尽意”与《诗经》中的“兴”相一致,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也认为“易象通于诗之比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等,都是比兴名章,表现出对自然、人事的辨证看法和高度智慧。《论语》中的比兴更多,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等,莫不言近旨远,含蓄隽永,富于抒情气息,所以钱穆感觉“读二十篇《论语》,亦如诵一首诗”10)。《孟子》文章更是“长于比喻”(赵岐《孟子章句·题辞》),使用简短的比喻如“以战为喻”、“缘木求鱼”等,整段用比的如“牛山之木”一段,整章用比的如“晋人有冯妇者”章,正意寓意并列的如“鱼我所欲也”章,寓言正言互叠的如“礼与食孰重”章,“齐人乞墦”、“揠苗助长”则是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多譬善喻,使有“辩士”之称的孟子文章更加雄辩滔滔,所向披靡。《庄子》“则任何情况、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作比喻,也可以容纳比喻。它不但比喻多,而且运用灵活,在先秦诸子中是最突出的”11)。《庄子》文章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大量的虚构性质的寓言故事,《寓言》篇自称“寓言十九”,《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也称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寓言,是《庄子》一书以比兴来说理、达志、抒情的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内、外、杂篇的许多篇目,都以虚构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浑朴严谨的《荀子》文章,除了句法整饬、排比偶对、词汇丰富之外,引物连类、巧譬善喻也是显著特点。以《劝学》为例,其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构成,设喻方式亦灵活多样,有单独设喻,有连续设喻,有正面设喻,有反面设喻,有以比喻互相映衬,有以比喻进行对比。像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作比,引出“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孟子·离娄上》用“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鸇也”作比,引出“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一样,不就是《诗经》“以彼物比此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比兴”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吗?比荀子更为尚质非文的韩非,其峭刻犀利的《韩非子》一书,也注重利用大量的比喻性质的寓言故事说理,被刘勰称为“韩非著博喻之富”(12),《韩非子》中的精彩寓言不仅数量上居先秦诸子之首(13),而且在诸如“国亦有狗”、“卞和献璞”一类寓言里,注入了相当浓烈的感情色彩。可以说,先秦诸子为文莫不长于拟象比喻,寓言托意。诸子之外,历史散文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臧文仲对鲁君云:“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文公十八年》载季文子引述:“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这一类说辞,在《左传》中多有,不仅运用“形象化的比喻”,而且“也运用了近于骈俪的修辞手段”(14)。《战国策》说事,亦好借助寓言以为比兴,增强形象性和说服力,所以钱穆指出《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等,皆诗人寓言,亦比兴之流”(15)

多用比兴必然善于取象。像《诗经》、《楚辞》择取大量鲜明生动、意味悠长的“意象”来抒情言志一样,先秦散文也善用“意象”且“深于取象”,这是多用“比兴”的必然结果,在更深的层次上,则与中国上古时代早熟的农业文明形态有关。农耕社会里人与自然物稔熟、亲和,即目兴感、见景生情就成为一种普遍的创作心理发生机制,借助“意象”取譬托喻、达意抒情也就成为写诗作文的通用手法。《诗经》的《汉广》、《蒹葭》、《采薇》、《鹤鸣》等诗的中心意象,《离骚》中的“善鸟香草”等自然意象、“男女君臣”等社会意象和“巫咸灵氛”等神话传说意象,莫不寄情深远,寓意幽邈,先秦散文“取象”亦如之。仅以“水”意象为例,《老子》、《论语》、《孟子》、《荀子》、《墨子》、《吕氏春秋》中均有使用,或以“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喻指人生境界,或以“水”的流动欢快表达智者的精神品格,或以“水”的源泉有本说明获取名声要以德行为本,或以“水”的源小流大比况立身之谨小慎微,或以“水”的吸纳众流方成其大比喻圣人的博大无私,或以“水”的出山入海比喻事物的顺势而行,尤其是《荀子·宥坐》篇“孔子观于东流之水”一段,孔子总结出了“水”的九种品性,一一与君子“比德”,“水”意象的内涵繁富复杂深刻16)。先秦散文与诗歌同样“深于比兴取象”的特质(17),即此可见一斑。

先秦诗文在用韵、排偶、比兴、取象上这种一体不分的状况,说明了早期散文文体内部就包含着诗的基因、早期诗文在文体上可以兼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它使得秦汉以后历代散文家“以诗为文”、历代散文接受强势文体诗歌的渗透影响,成为可能并变得容易。

 

二、作为“强势文体”的诗歌对历代散文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众多的文体当中,诗歌无疑是第一强势文体。文学的起源自歌谣始,《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的成熟,成为中国各体文学流变的滥觞。所以论者认为:“诗乐分而诗体流为散文,散文亦可谓从诗体演来”,“文有骈散,而根源皆在诗”18)。孔孟儒家学派以《诗经》授徒,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扩大了诗歌的影响。至汉代“诗教”确立,诗歌高居于“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人文化成”之无上地位。逮及六朝,五言诗的流行更使“天下向风,人自藻饰”,士子“才能胜衣,甫就小学”,便“甘心而驰骛”于诗歌写作19)。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宋元明清历朝科举虽考策论、八股不等,但皆须考“试帖诗”,在制度的保障之下,诗歌和诗人受到的重视程度是非同一般的。诗歌已经融入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能诗与否关乎士人的才华、学识评价,使“工为制举业者必兼为诗,即上不以此取士,又无人督之使必为,而士若非此无所容于世者”(20),写诗的能力几乎成了士人立身于世的基本保证。诗歌在文体间的互渗过程中当然也会吸收其他文体的因素,但主要是向外辐射扩张,可以说,作为强势文体的诗歌,对文学史上各种文体的渗透几乎无所不在,散文自不能免。秦汉以下的历代散文,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以诗为文”现象,追求诗语诗情、诗意诗境,成为包括散文家在内的中国各体文学作家共同的“情意结”。

司马迁是汉代散文家“以诗为文”的典型。他的《史记》,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的传统,“不拘于史法,不宥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21),在不少人物传记里,司马迁笔端饱含感情,文字具有抒情诗般的意蕴和魅力。刘熙载指出:“太史公文,兼括六艺百家之旨。第论其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于《诗三百篇》及《离骚》居多”,“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22)。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3)。袁行霈也认为《史记》“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24)。司马迁接受诗骚的影响,是历代论者一致的看法。“西汉文章两司马”,与司马迁齐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则是学《离骚》“得其词者”25)。其实不独司马相如,汉代赋家对《楚辞》的“铺采摛文”都曾加以仿效。另一个与司马迁齐名的历史散文家班固,本身就是赋作家,他的《汉书》语言趋于骈偶整饬。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等骚体赋,在文学精神和文体上都接近屈骚;东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小赋作品的写景、抒情,也与诗为近。

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如曹丕的《与吴质书》、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陆机的《叹逝文》、潘岳的《怀旧赋》、《哀永逝文》、鲍照的《芜城赋》等作品,诗性的抒情气息浓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写景抒情,与他的田园诗风格一致。南朝骈文更加讲究偶对和平仄声律,在语言形式上进一步与诗歌接近。江淹的《恨赋》、《别赋》,引入了诗歌中的咏史和乐府代言体传统,熔铸了《诗经》、《楚辞》、乐府、古诗的词语句法,白描笔触富于诗意,音韵优美。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等山水小品,“可以和二谢山水诗比美”(26),透漏了山水诗题材浸入文章领地的消息。庾信的《哀江南赋》、《小园赋》怀念故国,自悲身世,哀痛之情与他的《咏怀诗》相为表里,其中如“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等诗性白描名句,历来被人称道。郦道元的《水经注》“叙山水,峻洁层深,奄有《楚辞·山鬼》、《招隐士》胜境”(27),其“片语只字,妙绝古今”的成就,也多得力于“以诗为文”手法。

唐代被称为“诗唐”,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期,“有唐三百年,人人能诗矣”(28)。唐代三百年时空之中诗意弥满,如天地元气氤氲,淋漓一片,笼罩一切。唐代著名文家多是著名诗人,像写《醉乡记》的王绩,《滕王阁序》的王勃,《山中与裴迪秀才书》的王维,《春夜宴桃李园序》的李白,《吊古战场文》的李华,《右溪记》的元结,《醉吟先生传》的白居易,《漏室铭》的刘禹锡,《阿房宫赋》的杜牧,以及擅为骈体的李商隐等,出自他们之手的文章皆近于诗。而“以诗为文”的命题,就是宋人在谈论杜甫文章时提出来的。唐文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当数韩愈和柳宗元,二人皆是诗中大家。韩愈在中唐诗坛“崛起特为鼻祖”,他的“以文为诗”标志着“唐诗之一大变”,下启宋诗路径,“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29),在诗歌发展史上意义非凡。韩愈在“以文为诗”的同时“以诗为文”,论文主张“气盛言宜”,其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的气势(苏洵《上欧阳内翰书》),与其诗“如掀雷揭电,奋腾于天地之间”的风格是嘘息相通的(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韩愈的这种诗文风格,显然有着太白歌诗的流风遗泽。韩文“健笔陡起”的开头方式,如《送董邵南序》首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送孟东野序》首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首句“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等,也大有鲍照和李白歌诗一起“发唱惊挺”之概。韩愈的散文感情饱满,如《祭十二郎文》长歌当哭,哀感动人,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杂说》、《获麟解》比兴寄托,感慨遥深。这种强烈的抒情性和比兴手法,均是诗家当行。所以何焯称说韩文多“诗人比兴之道”(《应科目与时人书》评语),有“诗人之意”(《蓝田县丞厅壁记》评语),曾国藩更推崇韩文是“低回唱叹,深远不尽”的“无韵之诗”(《题李生壁》评语)。柳宗元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诗代表诗人之一。他的寓言小品如《三戒》等都是以诗之比兴为体,但标志他“以诗为文”成就的作品是山水游记,陈衍认为《永州八记》“用楚骚、汉赋、六朝初盛唐诗语意写之”,《钴姆潭西小丘记》中“‘嵚然相累’四句,状潭处向上向下之石,工妙绝伦,殆即从《无羊》诗‘或降于阿,或饮于池’名句悟出”(《石遗室论文》卷4)。林紓在《韩柳文研究法》中指出:“文有诗境,是柳州本色”,认为《小石潭记》一类“写景之文,即王维以画入诗,亦不能肖。”在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记里,柳宗元以全部生命与情感观照山水,以精练、准确、传神的诗性语言去刻画山水,人与山水契合为一:“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钴鉧潭西小丘记》)。山水境界中寄托了作者高洁、清雅的趣味和孤寂、幽怨的心绪,与他的“得骚之余意”的清峻幽冷的山水诗格调一致。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离骚》以致其幽”(30),当他远谪僻地,与屈原在身份心境上认同后,清峻幽邃的骚意渗透他的山水诗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宋一代,一方面是理学道学对诗文和情感的极力攻讦和排斥,给文学的发展带来阻力;另一方面,在理学道学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压力下,各体文学仍在新变、发展,各种文体之间交融的趋势更为突出。虽然宋代散文尤其是南宋散文中“理”、“道”成分加重,以至于宋元之际的戴表元发出“后宋百五十年理学兴而文艺绝”的慨叹(袁桷《戴先生墓志铭》)。但至少在北宋,在欧阳修、苏轼等人那里,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之具,而是如“精金美玉”,有其自身的高度艺术价值的。欧、苏等人既“以文为诗”,形成了宋诗有别唐诗的自家面目;也“以诗为文”,写出了许多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精美文章。欧阳修的散文如《五代史伶官传序》、《泷冈阡表》、《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不管论事怀人、状物写景,笔端都饱含感情,委婉含蓄,迂徐有致,声韵和谐,摇曳生姿,流露出隽永优美的诗意。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姿态横生”,摆去拘束,集以诗为文之大成。他自述“吾文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31),这是一种如庄子散文与太白歌诗一样的自由无羁的风格。苏轼的以诗为文,决不局限于景物描写上的诗情画意点染,他在散文的各种体裁、题材上都倾注了诗的意兴情趣。他为文常常以喻代论,比兴发端,凌空蹈虚,放纵想象,驰骋才情,烘染意境,尽显诗家手段。他的名篇如《凌虚台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以及《志林》小品,在形体上虽是文,但在美感品格上已属于诗。

元代诗文创作相对低落,明朝则诗文流派众多。从以诗为文的角度看,不是国初名家、台阁茶陵和前后七子,而是唐宋派和公安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更值得关注。有“今之欧阳修”之称的归有光,把生活中的凡人琐事引入“载道”的古文,《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均长于即事抒情,迂徐平淡,“无意于感人,而欢娱惨恻之思,溢于言表”(王锡爵《归公墓志铭》),深具抒情诗的韵味。晚明浪漫思潮代表人物李贽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就是“真心”,就是赤子诗心(《童心说》)。李贽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的“性灵论”(32)。竟陵派的钟惺、谭元春等人,也主张抒“性灵”。影响下及王思任、祁彪佳、张岱等晚明小品文作家。王思任的《谑庵文饭小品》、《王季重十种》、陈眉公的《栖岩幽事》、祁彪佳的《寓山注》、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小品文专集,内容上抒发真情实感,自由解放,无所顾忌,颠覆了古文的“道统”,使散文具有抒情诗般的性灵和真诚;形式上包括山水游记、园林小记、艺术随笔、尺牍、清言等,打破了一切文体界限,不拘格套,信手挥洒,把诗歌的体制融入散文,为小品文抒情遣兴、营构意境提供了保证。从内容到形式,晚明小品文在本质上已是不折不扣的“散文诗”了。

清代和近代也有诗性的散文,像金圣叹的才子书评点文字、李渔的《闲情偶记》、郑燮的家书和题跋、袁枚的《随园记》、汪中的《广陵对》等骈体文、沈复的《浮生六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以及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体散文等,但总体上不占清代散文主流,也不能与唐宋韩柳欧苏以诗为文和明末小品以诗为文的成就相比并。清代和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桐城派散文,标举“义法”,讲求“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虽也触及诗性的因素,但“道气”和“匠气”过重,文字过于平实,终乏诗人的才情和诗意的灵动。倒是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借鉴诗话手法,用一连串比喻性意象来描摹、区分文章阳刚、阴柔两大风格类型的理论文字,显得比他们的古文更形象生动、更有诗意和灵性些。清代“以诗为文”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戏剧等更宽泛的“文”类里,像《聊斋》中的不少篇子,《桃花扇》的唱词,《红楼梦》的语言和整体意境等,完全是诗意化的。

现当代散文家也较好地承继了古代散文“以诗为文”的优良传统,保留了“以诗为文”的悠久习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梅雨潭的绿》,证明用白话也可以写出像古典散文那么富有诗意的美文,消除了人们对白话文表现力的怀疑。何其芳的《画梦录》散文,“将浸透着感觉汁液的朦胧意象拼贴组合,组成美丽的心灵感验世界。他写的散文多意象扑朔迷离,想象奇特,诗情洋溢”(33)。颜色、图案、梦幻、暗示、比喻、典故的集合,绚丽多彩,和他的前期诗歌一样,接受了晚唐五代温李诗词和西方印象派艺术的双重影响。余光中“右手为诗,左手为文”,他的散文号称“左手的缪斯”,集合了诸种诗性手法,舒卷自如的联想想象,天马行空般的跳跃腾挪和连翩而至的繁密意象,使他的《听听那冷雨》、《咦呵西部》、《凭一张地图》、《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文,在艺术质地上与诗相较略无逊色。此外,现代的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郁达夫、沈从文、梁遇春、丽尼、苏雪林,当代的杨朔、汪曾祺、孙犁、张承志、史铁生、周涛等,作为散文,也都有着显著的“以诗为文”倾向。

 

三、“以诗为文”使历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体特征

以诗为文使中国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倾向,显示出突出的诗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语言句式和声韵格律。古代散文多用诗歌的句式节奏,诗歌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骚体句,在文中大量出现,特别是辞赋骈文,使用整齐的诗句频率更高,据统计,庾信的《哀江南赋序》共107句,四言63句,五言6句,六言22句,七言10句,合计101句,约占全文句数的93﹪。王勃的《滕王阁序》共146句,四言80句,六言44句,七言16句,合计140句,约占全文句数的96﹪。(34)这是“以诗为文”在文章语言句式层面的具体表现。这些文中诗句,也像诗歌中一样两两偶对,是所谓“骈四骊六”的四六对句。这种骈俪偶对之句,在以单行奇句为主的古文中也经常出现,而且往往是文中精警之处,发挥着“立片言以居要,是一篇之警策”的关键作用。句式之外,还有声韵格律。“声韵相谐”不仅是诗歌的特点,古代散文“以诗为文”,也追求“偶文韵语”,“音以律文”,追求“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的语言形式之美。《文心雕龙·声律》篇专论文章的“声律”问题,后世文论家更多借鉴诗歌声律理论,对散文语言音节的探讨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刘大櫆说:“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35) 这段话讲得很有代表性,可知古代散文家也像诗人一样,对声韵格律细细分剖,斤斤计较,孜孜讲求,精益求精。古代散文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有许多押韵的句子和段落,骈文、律赋不仅像诗歌一样押韵,而且还像近体诗一样讲究平仄对应与黏接的规则。历代散文家在创作实践中对语言句式、声韵格律的诗化讲求,使得优秀的古代散文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可以像诗歌一样吟诵甚至唱叹,其音韵之美适口悦耳,陶情怡心,足堪移人。

二是比兴取象。《诗经》“六义”中被称为“诗之用”的“赋比兴”,不仅是古今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也是古今一切文学作品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比兴”手法适应于中国文学史上的各种文体。对应现代写作学和修辞学术语,“赋”大约相当于叙述、描写、说明、直接议论抒情,“比兴”相当于比喻(包括比喻性叙描)、象征、暗示等。各种文体,要想拉长篇幅,叙述故事,结撰情节,描写景物,铺陈场面,说明原委,均需使用“赋”的手法;而要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涵蕴丰富,韵味悠长,则离不开“比兴”。如前所论,比兴手法在先秦就是诗文并用的,后世散文家继承了这种传统表现手法,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三戒》、《愚溪记》、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日喻说》、林景熙的《磷说》、《蜃说》、刘基的《卖柑者言》等,都是全文运用比兴成体的名篇;至于局部比兴,则在古代散文中随处可见。《荀子·礼论》云:“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 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比兴必须借助意象,所以善用比兴必然要精心取象。《周易》卦象姑置不论,《老子》的“天地、川谷、江海、自然、赤子”、《论语》的“河川、松柏、浮云”、《庄子》的“鲲鹏、大椿、斥鷃、散木、混沌、薪火、蝴蝶、秋水、邈姑射神人、匠石、庖丁”、孟子的“大丈夫、齐人”、《韩非子》的“卞和、璞玉、国狗”、宋玉的“高唐、巫山、云雨、登徒子、雄风、雌风”、司马相如的“子虚、乌有、云梦、上林”、陶渊明的“桃花源、五柳树、田园、岫云、倦鸟、孤松”、鲍照的“芜城”、庾信的“小园”、郦道元的“三峡、龙门”、王勃的“落霞孤鹜、秋水长天”、韩愈的“千里马、伯乐、龙云、燕赵悲歌之士”、柳宗元的“西山、小丘、小石潭、愚溪、黔驴、负蝂”、刘禹锡的“陋室”、杜牧的“阿房宫”、范仲淹的“岳阳楼”、周敦颐的“莲”、苏舜钦的“沧浪亭”、欧阳修的“秋声、醉翁亭”、苏轼的“赤壁、石钟山”、曾巩的“墨池”、王安石的“褒禅山”、周密的“浙江潮”、归有光的“项脊轩”、袁宏道的“满井、虎丘”、徐霞客的“神女峰、峨眉佛光、黄山、雁宕”、张岱的“西湖、湖心亭雪”、姚鼐的“泰山日出”、龚自珍的“病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胡适的“差不多先生”、鲁迅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梅雨潭”、徐志摩的“康桥”、梁实秋的“雅舍”、余光中的“冷雨、西部”、杨朔的“荔枝蜜、雪浪花”、史铁生的“地坛”、张承志的“金牧场”、周涛的“鹰”等,都是上述作家散文的中心意象,与诗人诗歌的中心意象的性质和功用相同,这些散文意象大都个性独具、鲜明生动、寓意饱满、蕴涵深厚、情味隽永,成为显示散文作家艺术风貌的标志性代码。

三是抒情。“诗者,吟咏性情也。” 从文体分工来说,“诗本性情”而“文以载道”,诗歌偏重个性化抒情,而散文偏重记事说理。宋代理学家为了圣人之道而极力反对个人情感,把布道的语录视为文章,清代汉学家又把学术性的考据视为文章,皆有损散文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但更多的人强调“文生于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文章之作本乎性情”(《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哀乐之感,乃人情之汇归,文章之本原”(36),认为在“本乎性情”上诗文并无不同:“性情者,诗与文之枢与轴也……故人有性情,而诗文归于一致矣”(37)。创作实践上的“以诗为文”,是对散文艺术个性和抒情性的强化,文学史上的各体散文都产生了不少抒情名篇:山水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有诗情”(林纾《柳文研究法》),山水景物中折射着被压抑的才智之士的寂寞哀伤,这些作品“深得骚学”(38),“可以看作是一首首抒情诗”(39)。辞赋类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抒发了作者脱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谢庄的《月赋》,借咏月抒发怀人之情和迟暮之感。哀祭文如韩愈的《祭柳子厚文》直抒胸臆,赞其文才,悲其遭遇;袁枚的《祭妹文》悼惜三妹的悲惨身世,抒写兄妹间的骨肉深情。书牍体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倾吐横遭凌辱的满腔积愤和忍辱发愤、著书雪耻的坚强信念,被赞为“千古奇文”,可与屈原《离骚》“抗衡千古”;诸葛亮的《出师表》,“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是“一字一句,都从肺腑流出”的至情文字(《历代散文选》上册引丘维屏、吴曾祺语)。历代数量巨大的序跋、笔记、小品文,更是作者个性情感的随意自如的流露。散文抒情的极致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不仅长于叙事,更注重以情动人,茅坤说:“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40),于此足见《史记》散文情感力量之强大。司马迁把自己对真理正义的满腔热爱和对邪恶丑陋的无比憎愤,化为《史记》字里行间翻漩的感情波澜。《屈原列传》等不少传记,整个作品就像一首荡气回肠的抒情诗,明代杨慎就说:“太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其论作《骚》一节,婉雅凄怆,真得《骚》之旨趣也”(41)。许多人物传记中有大量的抒情段落,类似《孔子世家》篇末的“太史公曰”,有相当部分抒情性很强,行文中间大量引入的诗赋歌谣,尤其是传中人物的即兴作歌,像《项羽本纪》的《垓下歌》,《刺客列传》的《易水歌》等,“读之令人鼓舞痛快,而继之以泫然泣下也”(楼昉《过庭录》),抒情意味更为浓烈。清末刘鹗说:“《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老残游记》序),鲁迅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今人更说《史记》是一首“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饱含作者全部血泪的悲愤诗”(4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史记》为代表的历代诗性抒情散文,曾使古今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为之流涕,为之共鸣,为之心折!

四是跳跃性与想象力。一般而言,诗歌更重跳跃性和想象力,更重虚活,显得空灵微妙;散文更重条理逻辑,更重叙写,显得浑朴质实。但过于“质实”则易给读者“平板”之感。历代作者“以诗为文”,把诗歌倚重的跳跃和想象引入散文,使散文获得了诗一般的灵动和自由。如上所论,“以诗为文”使散文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和诗歌一样,散文中比喻性意象联翩而至的地方,就是联想、想象展翅翱翔的地方,明陈锡仁的《听僧说福胜石梁溪大龙湫五泻瀑记》,先写福胜观瀑布:“初下也,如决蒲昌之巨洪;怒激也,如奔太仆之万马;远观也,如悬匹练于万绿丛中;近观也,如倒雪于无热池内。若夫溅万斛之珠玑,葺百花于一石;既因崖而作势,因仄而旋舞。于人则奇男子,烈丈夫,磊砢不平,怒气填胸,防风氏可戮,而东山可征;桀纣可伐,而少正卯可诛;秦项可灭,而胡元可驱。”再写雁宕大龙湫瀑布:“初下也,倾银河于卮口;将半也,洒灌沫于喷壶;睨而视之,若理千丝于机轴;仰而视之,如撒斛珠于虚空。有时映日,化作虹霓;有时乘风,变为云雾。于人则美丈夫,艳女子,可以乘羊车,可以执麈尾,可以连白璧,可以映明珠。班伯惭其丽,何晏愧其美。似陈平而冠玉,若董偃而卖珠。亦可方之西子,比之南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比喻性意象跳脱而出,纷至沓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想象力之丰富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古代散文借鉴诗歌意象并置的手法,至有全篇皆以一个个互不连属的独立意象构成的作品,如宋代张鎡的《玉照堂梅品》、明程羽文的《清闲供》、陈继儒的《书画金汤》、黎遂球的《花底拾遗》中,就有几十个、一百多个意象并列成文的篇子。阅读这些“意象体”散文,像读诗歌一样,需要用联想和想象加以补充,方能使这些没有语法关联的跳跃性的意象之间,生成完足的文意。文中最富于跳跃性与想象力的,当数“汪洋恣肆”的《庄子》散文。刘熙载云:“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43),“飞”就是庄文在文势上大跨度的跳跃性,和文意上奇恣舒放的想象力,也即“庄子文法断续之妙”(44)。用吴德旋的说法就是“庄子文章最灵脱,而最妙于宕”的“灵脱”和“宕”(45),用胡应麟的说法就是庄子文章“最近诗”的“虚”活(46)。《庄子》的许多篇章只是虚构性质的几个寓言故事的并置,并不作主旨的说明与逻辑的推导,“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寓真于诞,寓实于玄”(47),看似互不关涉、蹈虚凌空,而又意脉深藏、峰断云连,表现出文中罕见的诗一般的跳跃性与想象力。庄子无愧于诗人哲学家的称号,他的文章就是一首首恢弘壮丽、荒幻飘逸、悄怆幽邃的杰出抒情诗篇。

五是语言锤炼与意境营构。大致来说,散文语言不必如诗歌那样凝练集中,可以“松散”一些,自由随意一些,甚至散漫道来,拉杂成篇。但是,中国古代散文家多是诗人,他们在进行散文写作时,多不肯率尔下笔,而往往像写诗一样惨淡经营,呕心沥血,刻苦锻炼语言。文坛一如诗坛,留下了许多字烹句炼的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的涂抹改定,总是与贾岛《题李凝幽居》颔联的“推敲”、王安石《船泊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择用“绿”字,一起作为诗文反复修改而后定稿的经典范例。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句12字,是从千言万语、千头万绪中千淘万洗、千锤百炼而来,虽诗语精约,无以过之。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段,简笔勾画,“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几个数量词,下得“极炼如不炼”,极为准确传神。尤其是柳宗元的散文语言,刘禹锡认为“其词甚约”(《刘禹锡集》卷10),苏轼称其“发纤浓于简古”(《柳河东集》卷首《河东集叙说》),王世贞称其“峭拔紧洁”(《书柳文后》),黄震云称其“峻洁精奇”(《黄氏日钞》卷60),沈德潜称其“峭洁”(《唐宋八家文读本》卷9),浦起龙称其“简峭”(《古文眉诠》卷53),陈天定称其“瘦洁”(《古今小品》卷6),林纾称其“修洁”(《韩柳文研究法》),均瞩目柳文语言简洁精练的诗化特点。至于柳宗元笔下“粉红骇绿”、“萦青缭白”一类文句,更是用诗人炼字法炼出的“警句”(48)。简洁精练是准确生动的前提,柳文尤其是山水记文字,“体物工妙”,“直到精微地步”,“十分画意,再著以一段诗情”,高度精练的诗化语言助成了柳文整体上“文有诗境”的特色(49)。

意境也是诗歌理论术语,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高层级的美感范畴。唐人王昌龄《诗格》区分的“物境”、“情境”、“意境”诗中三境,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总结的“造境”、“写境”、“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等诗词境界类别,于散文中均随处可见。庄子寓言如《逍遥游》中鲲鹏变化所展示的无比恢弘奇幻的时空境界,陶渊明《桃花源记》虚构的世外桃源的优美、和乐、丰足的境界,皆是无中生有,性质属于“造境”;郦道元《水经注》、徐宏祖《徐霞客游记》及历代大量的山水记文章的意境营构,主要借助自然景物描写,其意境性质多属客观“写境”而形成的“物境”,这类较少渗入主观感情的较为纯粹的景物描写文字所形成的意境,近于“无我之境”;那些有着鲜明强烈的主观感情投射的作品,如鲍照的《芜城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序》、江淹的《别赋》、《恨赋》、李华的《吊古战场文》等,其意境性质则多属“情境”、“有我之境”;至于《诗格》三境中的“意境”,涉及佛道境界,近于诗中“理趣”,散文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柳宗元的《愚溪记》、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前赤壁赋》、《记游松风亭》等的境界,有道心禅意存焉,应属《诗格》所说的“意境”。比之诗歌,散文更长于通过对人物、场面的描摹,或日常生活场景的勾勒,形成境界氛围。前者如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易水送别”一节、《项羽本纪》中“破釜沉舟”一节、“垓下别姬”一节、“乌江自刎”一节,人物情绪、场面氛围或雄烈、或酣畅、或楚怆、或悲慨,文境历历,指顾如画,荡人心魄,感人肺腑。后者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类散文和晚明小品文,以抒情诗的手法表现日常生活,把生活细节诗意化,使日常生活环境成为诗意融融的艺术境界。还有一些散文的意境,实际上就是诗歌意境的互换、移植与化用。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意境与兰亭诗的意境、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与《桃花源诗》的意境、姜夔《一萼红》“古城阴”、《浣溪沙》“著酒行行”、《念奴娇》“闹红一舸”的词序意境与词的意境,大致是相同的。宋史绳祖《坡文之妙》评苏轼《前赤壁赋》说:自“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至“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一段,“却只是用李白‘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一联,十六字演成七十九字,愈奇妙也”(50)。其实,《前赤壁赋》不仅化用了太白诗,而且融化了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境。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堪称“文中绝句诗”,其清幽意境似更胜于他的《和李太白》、《月夜与客饮杏花下》等诗。还有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通过西湖雪景写意与细描所形成的意境,也分明透出柳宗元《江雪》诗的清神寒韵。 

如上所论,“以诗为文”提高了散文语言的音韵性和凝练度,增强了散文的抒情性,使散文比兴寄托,形象鲜明,舒卷灵动,韵味悠长,意境深远,极大地增富了散文的文学与美学价值。这是“以诗为文”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全面辨证地看问题,“以诗为文”也存在着一些负面作用,如过于追求声韵,使本该舒展自如的散文句子反而显得拘谨板滞;意象、文句、文意之间的跳跃性过大,使文章生涩破碎,难以卒读,正如论者对杜甫散文“以诗为文”的批评那样。这些也是我们在讨论“以诗为文”这一重要理论命题时,不容回避、必须指出的。

 

注释:

(1)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2)袁枚《答友人论文第二书》,《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

(3)袁枚《书茅氏八家文选》,《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

(4)《诗品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0月版。

(5)陈师道《后山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年4月版。

(6)《中国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9月版。

(7)扬子《安阳地域文化与地域诗歌》,《中原文学》1998年第4期。

(8)张世英《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1999年8月第1版。

(10)《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11)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版。

(12)《文心雕龙·诸子》,《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版。

(13)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版。

(14)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5)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16)饶龙隼《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7)章学诚《文史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版。

(18)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8月版。

(19)钟嵘《诗品》序,《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0)周亮工《赖古堂集》卷19《与镜庵书》,康熙刊本。

(2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2)《艺概·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23)《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24)《中国文学史》第1卷,1999年8月版。

(25)《艺概·文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26)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版。

(27)《艺概·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28)贺贻孙《诗筏》,《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9) 叶燮《原诗》,《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0)《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版。

(31)《文说》,《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2)袁宏道《小修诗序》,《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3)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4)莫道才《骈文文体诗化特征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5)《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36)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上第四》,《弗唐类稿》论著丙。

(37)周容《与史立庵》,见周亮工《尺牍新抄》一集。

(38)严羽《沧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版。

(39) 孙昌武《柳宗元传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7月版。

(40)《史记钞》,明万历闵氏刻本。

(41)引自《史记评林》,明版影印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2) 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

(43) 刘熙载《艺概·文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44)刘熙载《艺概·文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45)《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46)《诗薮》外编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47) 刘熙载《艺概·文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1月版。

(48)陈衍《石遗室论文》,无锡国专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

(49)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1934)版。

(50)史绳祖《学斋占毕》,宋《左氏百川学海》,民国16年(1927)武进陶氏涉园影宋本。

   

      原载《文学评论》2010年第4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百余诗人走进“林栖三十六院”,打造自然生活和写作基地
  4.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鲁奖诗人张执浩的新诗集《咏春调》在武汉首发
  6.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7. 一个诗人的乡野血脉、山水胎记和精神漫游——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记
  8. “明月共此时——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演唱会”在京举行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嘉会芳菲节,人从祓禊游”——安新举办第三届“濡阳春禊”雅集活动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