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族的诗歌人生(二)

作者:赖辉   2018年09月18日 16:20      617    收藏
2.现代诗歌的语言形式及构筑。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抒怀,用诗歌的文字构筑,让自己的语言成为真正意义的诗篇。
诗歌的特点:何谓诗歌?特点有哪些 
简要定义「诗歌」: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诗歌的特点2诗歌由意象构成。诗句由字词组装而成,所以由「字」和「词」来写诗是没问题的。「意」是人们赋予它的意义,「象」是可知可感觉的物象或现象。
诗歌的特点3诗歌具备多义性
诗歌的多义性,西楼采取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老师的说法:包含五项主要内容:双关意义、情韵意义、象征意义、深层意义、言外之意
简单介绍如下:
双关意义 == 一语双关,这种意义容易懂,古典诗词常用,我们就不深入探讨了。
情韵意义 == 过去诗人、名家的总体验,习惯地把某些「词语」赋予某种感情、情境和意义。
象征意义 ==用的就是象征手法了,有的象征意义附加在字词当中,有的象征意义并不在字词当中,而是在「句子」里、在「句子和句子」之间、在整段诗里、在整篇诗里。象征意义在现代诗歌里,用得相当多。传统诗歌和现代诗都应用的相当普遍。(象征,我们会另则一章专门讲授)。
象征意义有二个表现方式:
(1)用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象征抽象的意义
(2)用客观的事物象征主观思绪和主观情感
象征意义包含:
(1)公认的象征意义(容易被大家接受,易懂)(2)个人专属的象征意义(不容易被了解,容易变成晦涩作品)
深层意义 == 隐藏在字句表面之下更深一层的意义。常出现在以下三种诗歌当中,1、富有含蓄迂回、深沉不露的深情之作;2、具有哲思的作品;3、在景物中寄托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言外之意 == 前面讲的四项都是「言下之意」,包含在词语里面衍生出来的意思。而「言外之意」恰是不在语句当中表现的内涵,作者没有说明,但是读者却很容易就体会出诗句里「想要表达」的涵义。
※多义性,并不代表一首诗一定必须有多种意义,这点不要误解了。更多时候是:一首诗只有一种主要意义,但不是字面上的表面意义,而是隐藏在字里或字外的意义(上列5种之一)
诗歌的特点4强烈的抒情性
诗歌里有浓浓的情感总能让人感动喜欢.
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文字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靠想象力只是白纸黑字没有任何意义。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想象力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字句写出来,我们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漫无边际的发挥最大的想象,而其中很可能有一种「你想到的东西」正好符合「作者想说的事物」。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多数在于「定向的想象」,也就是口语所说的朝著作者可能指涉的方向去「想象」。 虚构的:特别去营造出来的,定向(最常用)
 幻想:特别去营造出来的,不着边际(常用)
 催眠状态的想象:虚幻不存在的状态(说多了就变成吹牛!)
 回忆的想象:回忆过去并且加入自己的希望。
 作梦:梦中的状态,时间空间都可以作不同拼贴重迭。
 影像暂留(或说成残留影像):物理现象;如一种挥之不去印象、感觉。
诗歌的特点5高度的概括性
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纪录成高浓缩的语句,诗歌可以省去很多细节的描述,所以那些省去的部分必须要靠「形象事物的语句」与「想象力」来连接完成,所以「概括性」绝对必要。
另外,整体诗句与篇章的概括性也很重要。写情感不能只写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要写出感动千万人的情思;写亲情不能只写妳自己的独特感受,要能引起多数读者也动容的诗句;写任何事物不能让人看了不痛不痒。所以娱乐自己的写作不具写诗的意义,除非这种自娱也能引起共鸣!
凝炼的语言。提出三项方法精炼、形象语句、善用名词动词。「精炼」,简单的说,「精炼」就是用最少最简短的语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形象语句」,「形象语句」是善用人们感官知觉(眼、耳、口、鼻、心、触觉、感觉---等)可以直接体会的文字,而不是抽象的字眼或叙述语句。 善用名词、动词;减少使用形容词(尤其非常抽象的形容词,)
凝炼2字,「凝炼」就是精炼语句与「善用形象语句」的意思!)
现代诗歌如何写作?
一首诗歌如何产生---------谈谈自己的心得
1、始于情感。诗,总是从心灵出发的。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之源。情感创造了美,并凝练而成为诗(这并不是说任何情感的释放与宣泄都能成为诗)。感人的诗必要敢于袒露心域最深沉真挚的部分,并加以沉淀,做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给读者留下想象驰骋的空间。人为了情感的释放而写诗,同时又在写诗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情感。情感不灭,故诗不绝。
2、终于智能
世界上有许多诗人对诗都有精辟的见解:“诗常常是人类表现他思想的最高形式”(康德拉。艾肯语);“诗是一扇门的开启和关闭,让曾经透视其内的人去猜想瞬间所见为何物”(桑德堡语)。这些话告诉我们:一首含蓄、概括和凝练的诗,的确可以以一当十,于短小的诗行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思索和启迪。
诗是认识的产物,她来自思想的沉淀。
没有智能就没有诗。
而智能,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写作技巧    第一讲诗歌概论 
       意义:诗歌自由表现了个体生命心灵深处的超越性追求。年轻人处在理想追求的岁月,写诗正是百年一遇。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生命,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定义:有言志说、缘情说、想像说、感觉说,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综合说等,这些定义都是片面的。诗歌是一种直接表现创作主体心理活动并有一定语言形式的文学体裁。可称“表现说”。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表现人即创作主体的能动本质,而不是为着反映创作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为了真实表现诗人的心理活动这一目的,常常不顾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如何的变形。 

      第二讲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 
        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 
       主要有: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第三讲 诗歌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
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一条新闻可以排列成诗: 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 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上 车上四人 全部 死亡 
       视觉上强调了关键词语。如“猛撞”,包含较多心理容量。“死亡”,突兀而至,触目惊心。 

      第四讲 辩证技巧 
      诗歌更为重视辩证技巧。诗歌是艺术生命,只有辩证技巧才能写好它。 
      举例:从主客体关系上有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等; 从艺术构思上有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等;从艺术表达上有疏与密、曲与直、断与续、出与入、正与反、抑与扬、巧与拙、生与熟等;从艺术风格上有华丽与朴素、自然与雕饰、强烈与冲谈、阳刚与阴柔、沉着与飘逸等。 

重点: 
        1.有我与无我:我,是自我意识。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个性。无我,一是指忘我,即心灵自由驰骋,和外物交融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指国家、民族和时代。有我才能真诚,有个性。无我才能不受限制并有普遍感和历史感。 
        2.有限与无限:有限指具体的诗句;无限指诗句中的内涵。关键是写好有限。 
        3.虚与实:实是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绘而直接传达给读者的信息。虚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间接获得的信息。虚实结合一是化实为虚,如“化景物为情思”,二是化虚为实,把抽象感情与哲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 
       4.小与大:小与大指的是描写对象。一味写小会限于琐屑;一味阔大则流于张狂。浪漫主义比较阔大。爱情诗易于琐屑。毛诗过“大”。一是应当小大相形,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二是以小见大,“红杏枝头春意闹”,“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五讲 诗歌模式 
        模式对教学作用很大。有人不赞成,认为束缚作者。这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掌握创作和教学的要领。文体就是模式。不过初学者不必照搬,创作一段时间后要有意识地抛开模式,发挥创造力,任意起草。诗歌模式大致有九种。 

         象征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说是诗歌的传家宝,又称多层式: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像, 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 尽可能无限的概括和包涵。象征体是表层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如梅兰松竹、长城等。而被象征的本体却是隐蔽的、模糊的。 两者关系要有任意性,便于发挥创造性。天才诗人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外意象通过类似联想起来,形成令人称奇的构思。关键是抓住两者之间共同点,而其它属性相距越远越好。 
        中心方法是选择形象,形成象征意象。意象, 又称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构成文学艺术大系统的细胞。意——人的意识(包括情感。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审美需要和认识需要),最终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作者个体生命的投射和表现。象——客观事物, 外在于作者,但最终为作者生命本质所对象化。两者结合为意象,而两者成分的多少及关系的隐显疏密等造成了两种基本上的文艺创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义和重象的现实主义, 也成为表现论和反映论的渊源。象征意象比一般意象来说, 有特定的要求:成为全诗的中心形象。最佳象征意象,其涵义是无限的,尽可能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艺术个性的宇宙。 
       一般来说,这类诗歌标题就写出了象征体(甚至是人物)。但是,内层的本体即作者个体生命的感受才是诗歌真正要写的。 

      第六讲 诗歌模式 
      【横断模式】 
        这类诗歌截取一个生活片断或者意识片断,描写一系列形像,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以抒发作者感情,表现作者的意识。许多写景诗正是这样。要尽可能创造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纵贯模式】 
        这类诗歌以作者观察点的推进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空间的展开,把所见所闻所感触融成一体。如贺敬之的《回延安》。这类诗歌一般较长,多是叙事诗。 
      【升华模式】 
        这类诗歌一般分为两部分,前边是较平缓的铺垫,后边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进,使情思与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言志”的旧体诗词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前边写景,情景交融, 后边写“志”,志中有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串珠模式】 
       这类诗歌由几个并列的相同结构并有部分相同诗句的部分组成。反复咏叹。《诗经》较多这类诗歌。 
      【自白模式】直接抒发感情,使用论断式的议论,又称议论模式。渊源流长,浪漫主义大都采用抒情化议论,即自白。政治诗、哲理诗许多属于这种“传统自白”。这种自白不容易写好,首先作者必须达到一个时代最高层次的认识及体验的水平。在西方现代派中,惠特曼的《草叶集》承前启后,大量使用自白,以至于美国诗歌自50年代后以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为代表,形成了自白派,占据主流地位。我国80年代“第三代”诗歌大部分都属于“自白”诗。与前期浪漫主义自白不一样,当代诗歌中的自白可以称为“反传统的自白”:有意摆出反传统——反对文化、审美、个性、理性乃至诗歌自身的架式,其实不过将题材限定在个人生活体验主要是本我感受的圈子里。多用第一人称,不拘格律,以日常口语袒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甚至隐私,有时触及社会,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自白”诗歌对语言、形式和意味更加强调,甚至写娱乐性的记录性的诗歌,自称为“玩”诗歌。作为诗歌整体的一种探索,“自白诗”可以说有从社会批判意义转为个体生命肯定意义的历史作用。
 【象形模式】  诗行排列成中心形象的形状,成为象形图案。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被刺杀的和平鸽》。 又如台湾诗人白荻的诗歌,犹如一幅山水画(诗行从右到左,字词从上到下), 比喻流浪者如远离山林湖水的一株丝杉。 
        【现代模式】 
         从西方现代派诗歌移植而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诗歌明显不同,而且认为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因此更加重视形式创新。写的是个人与社会、自然、 他人甚至自我的分裂和荒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变态心理、悲观绝望和虚无主义。强调表现内心——实际上只是变幻多端,高深莫测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欲) 和下意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思想知觉化, 即抽象的肉感。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直接结合, “象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艾略特)”。如诗中的“力之舞”、“意志昏眩”、 “潮湿的灵魂在发芽”。②自由联想。 这种联想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而是凭个人的直觉和幻觉写出来的联想。 如“阳光是从太阳里踢出的足球”。③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变化, 用于暗示某一瞬间的感觉、想象和精神状态。 
       如前面所引述的E•Cummings《太阳下山》。 
     【会意模式】 这类诗歌的一些诗行排列成抽象的图形, 显示某种意义趋向。如《太阳下山》后半首的诗行排列, 暗示钟声在大风中高低起伏。 
  
    附:诗歌现状 

     一是传统现实主义诗歌--理性化的内容。如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如《粉笔吟》。 

     二是朦胧诗--不朦胧的本质。如顾城的《睁开眼》。 

     三是第三代--先锋派,超前派等。 

     四是“热潮诗”。如汪国真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诗写作十大技巧
     1 、选题新颖
        选取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可能成为写作的一大优势。有时候,同样的旧题材,能够发掘出新的东西,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2、词语精炼
        诗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积华丽的词汇。要做到每个意象都发挥用处,每个字都不可删改与替换。
     3、注意细节
        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散文,无法对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诗人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点,以点盖面。
     4、深化主题
        写作中不要完全束缚于题材的限定,加强事物的横向联想,提高诗歌的深度。峰回路转,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要注意不可离题太远,导致整首诗不知所云。
     5、保持速度
       诗句的推进速度要严格控制在作者的笔下,不可过快,导致内部结构的过于纷乱;也不可过慢,对阅读造成障碍。具体情况,应照诗歌的选题、意象密度、情绪等因素而定。
    6、提炼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样的题材,好的标题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诗句中提炼切题的句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可以另外拟题,但要注意与内容的对应。
     7、断句与分行 
       一首诗,不仅要在内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断句与分行,可以加强阅读效果,提高诗句的感染度,使阅读更加流畅。
    8、介入的角度
       在诗歌当中,为了强化题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会以各种角度介入诗句的进行。注意不同题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观,或第二、第三人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9、注意修改
      诗歌的写作不同与其他题材作品的写作,它更注重瞬间的灵感与爆发,很少会在进行中不断推敲和构思。因此,完成后的修改就显得非常重要。反复阅读与修改,有时候,最终的版本会与初稿完全不同。
    10、编排组诗
        把题材相近、写法相似的诗编成组诗,是提高震撼力的好办法。组诗的先后顺序、总标题的选定视个人而定
        《浅谈中国现代诗的写作要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诗经》《楚词》开始,后渐渐形成律诗、绝句、乐府、词、曲等纷呈各异的诗歌形式。近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诗成为中国的主流诗歌,即自由体诗,于是中国的现代诗自此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诗歌是自由、独立、完整的,而诗人作为诗歌的创造者,有义务让诗歌自己呈现出它的原生态,诗人和读者也不要伤害诗歌的纯洁和宽容。恰当的保持对生活的幻想,令文字所到之处对个人心绪、生存境遇及一个人的历史遭际进行承担。诗是个体生命的历险和语言的神迹,诗歌同时也是灵魂受难时语言在作愉悦的笙歌。诗歌写下了生活中无法说出的部分。我一直用一颗诚挚的心,去聆听和凝视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并揉和我内心高贵的情操,以苦心经营的文字,积极地来延续汉语诗歌的存在和价值!
       诗歌实际上是对语言世界的重新发现,既不是在模仿实在之物也不是为了表现梦幻遐想,而是一种旨在揭示内心生活和语言内在奥秘的艺术。抒情、晓畅、短小、明朗,是现代诗的语言特征。要准确的运用语言,追求创新的同时,切忌生造词汇,最终完成内容、情感、语言的三者和谐。诗歌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包容;诗歌不是剥夺生活,而是慰藉生活;不是否定世界,而是带着世界一起散步、飞翔。我们应做到只是用我们的心来触摸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
       注重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诗意,在诗意的漫延中廓清命运和时光之纹。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未来的冥想,让诗歌于厚实中凸现轻灵和诡异。信心、勇气、欲望的贯穿;打破规范的、极度自由的语言;独立、纯粹的个性与隐秘事物的揭示;激越、绝对的气息延续和一些私有化的细节交织;生命底层的困惑、存在的种种可能与对广阔世界的深情眺望,都是我钟爱的元素。诗歌的人民性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诗人应心怀大爱,以浓郁的乡村情怀、城市情结与强烈的人文关怀关照文本,有更为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要对社会勇于承担责任,对底层百姓疾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人民亲近,一个杜甫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诗人啊,千万不要远离土地和人民。
       每一种艺术,都有其形式的属性或限制性,诗歌也不例外,诗歌就像建筑、绘画、戏剧一样,是一种具有明确的限制性的艺术。诗歌的限制性来自诗的基本规范的要求。如果建筑可以毫无章法,如果绘画能够信手涂鸦,如果京剧也能像流行歌曲一样演唱,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糟糕的事情。我一直这么认为写诗是两种统一的确认:思考之于灵魂的意义,写作之于生活的意义。而诗人,需要在世俗生活中淡化一个写作者的地位,强化一个思考者的社会功能。诗是写出来的,她需要技术和词语的建构力量。诗又不是写出来的,她是宇宙的大诗与诗人个体经验和胸襟的合一。诗歌既是一幅精神地形图,又是一门手艺。诗人的人文立场使其成为一名真正知识分子的完备形态。
      诗是情绪化的产物,而情绪总是因为细节而波动,因此诗要有细节性,忽视这一要素构成典型意象化的艺术处理的,所作必然空泛、乏味;自古诗画同源,心之所想应该有声音、有色彩、有节律、有失时空、有情韵、有细节,从而构成诗的“画面”感;中国新诗要扎根在唐诗宋词的土壤中,汲精粹之营养,步节奏之快感,出意境之美妙,达雅俗之共赏,拂世界之诗风。我推崇评论家董培伦先生的一句话:追求诗意昂然、恢复音韵节奏,提倡短小精干,是新诗走出低谷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根据意思划分。
        一般来说,一个意思相对独立的词或词组就是一个节奏。所谓相对独立,是指在诗句中可以单独拿出来,表示一个意思。如: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流沙河《理想》)
      这里的“饥寒的”、“年代里”分别是意思相对独立的词组,应看作一个整体,构成一个节奏。“理想”、“是”和“温饱”是单个的词,也都分别表示是一个相对的独立意思,构成一个节奏。
   3. 综合词、词组和意思来划分。
       这种方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也最实用。因为在具体的诗句中,各种情形都会碰到,因此,只有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划分节奏才能得心应手。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上面的例子,是不是觉得容易多了。
   4.朗读划分。
       在划分完节奏后,读一读,体会一下根据你划分的节奏读下来,意思有没有读破,即我们常说的读破句,检验的方法是根据你划的节奏读下来,揣摩一下别人能否听懂(或者干脆读给他人听一下),如果能听懂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有误。
 
         现代诗的分行建构,还有一种用意:将诗由“歌”、“诵”转向“看”,即由“听觉艺术”转向“视觉艺术”。在中国诗学史上,闻一多最早论述诗歌外形建筑,他在其著名的“三美说”中提出诗的“建筑美”。他说:“格律可从两方面讲:
(一)属于视觉方面的,
(二)属于听觉方面的。”[6]音乐的美(韵律)是属于听觉方面的,而建筑的美是属于视觉方面的。闻一多揭示中国文字的特点,提醒人们在诗歌创作时,要注意空间感与具象性。到了朦胧诗派崛起时,现代诗在外形建筑上的排列形式更加多样化。徐敬亚认为,应该使诗在某种程度上由“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最直接的理由是,由于诗的内在涵义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因此只能用文字在纸面上进行排列:以其书写印刷形态保持“诗意” [7]。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看到诗歌的分行建构是诗歌形式的首要特点,也是本质的特点。现代诗都是自由诗,尽管过去的诗人们对现代诗的格律做过许多探索和尝试,但从没有真正建立,也难以建立起共认的、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方式和现代人情感特征的现代格律和像古典诗词那样的固定结构形式。现代诗在诗行建构上充分自由:诗无定节,节无定行,行无定句。在一个诗行中,可以一行一句,也可以一行多句;一个句子可以为一行,也可以断开为多行,甚至可以打破节、句、词、字等常规排列形式,进行具象的排列,以达到视觉的图象效果。诗行的排列具有了节奏功能、抒情功能、造型功能、突出意象的功能、强化语言的功能。具体而论,现代诗分行建构的功能有如下几种:
一、     心理结构的物化形态
 二、情绪节奏的图式显现
三、诗性语言的弹性扩张
 四、具体意象的鲜明强化
 
五、诗意空间的图象造型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