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敬:《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序

作者:吴思敬   2018年12月14日 07:54   陈斋新韵诗    679    收藏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然而历来是热心写诗的人多,而热心评诗的人少。宋代诗人洪适早就说过:“好句联翩见未曾,品题今日欠钟嵘”;金代诗人元好问也曾发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的呼唤。进入现当代,这种局面仍未曾改观。翻开刘福春编撰的《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可以发现,所收录的诗人、诗集的数目比起诗评家、诗歌评论集的数目,要多出几十、几百倍,完全呈压倒优势。这种情况表明文人心中普遍存有一种重创作、轻评论的倾向,同时也说明想当一个称职的诗评家,其实也的确不易。也正由于如此,当我读到罗麒所著《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时,就不只是对书中所写的内容感到惊喜,更为我们的诗坛出现了一位热心评诗的青年评论家感到欣慰。

这位青年评论家带给我们的不是某一首诗歌的评点,也不是某一个诗歌问题的专论,而是全景式地对中国新世纪诗坛的考察。写这样一部书是需要有实力、有眼光、有胆气的。我在回顾新世纪诗歌前十年状况的时候,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仰望天空与俯视大地——新世纪十年中国新诗的一个侧面》,我没敢全面论述新世纪十年的诗歌,只选了一个角度来写,故副标题小心谨慎地称之为“一个侧面”。而罗麒则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居高临下,视野宽阔,敢于正面强攻,针对新世纪以来的诸种诗歌现象写成了一本专著,显示了一个青年批评家的理论抱负。

罗麒是新世纪诗坛的亲历者,是沐浴着新世纪的阳光与风雨,伴随着新世纪诗人一路走来的。他阅读了新世纪诗人的大量诗作,目睹了这十余年来大大小小的诗歌事件,对新世纪诗歌有一种先天的贴肉感,对新世纪的诗人,尤其是青年诗人怀有深厚的情感。在对各种诗歌现象的描述中,罗麒采取的是客观、公允的立场,他更多地是寻求对诗人的理解,即使是对某种诗歌现象予以批评,也是摆事实,讲道理,而绝无某些网络批评的自以为是、口出狂言、恶语伤人。正是怀着对诗歌的热爱,对新世纪诗人的深情,才使他分外留心这一代诗人走过的匆匆脚步,记录下他们的创新与实验、挫折与进取、追求与梦想,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一定的实录性,为当代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也为后代学者的诗歌史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此看来,罗麒不愧是新世纪诗坛的一位忠实的书记员。

罗麒对新世纪诗歌现象的研究,属于共时性的研究,即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处于同一个时空之中,它的好处是有一种现场感、贴肉感,当然也容易有跳不出现场的局限,聪明的作者会懂得如何利用与评论对象同在一个现场的优势,但又要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要打破“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就在于评论家要有较深的理论素养与较高的理论视点。《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显示了罗麒对现象学的深入理解与把握,他意识到现象学主张“回到事物本身”,“现象”的本意就是显现出来的东西。当罗麒把这部书的题目确定为“诗歌现象研究”的时候,其实他始终没有忽视本质。他所指的现象是与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描述新世纪诗坛种种现象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揭示诗歌创作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因此罗麒在论述新世纪诗歌现象的时候,并不是把诸种现象单摆浮搁地并置在一起,而是思索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力求对诸种现象做出较为合理的评析。由于21世纪的诗歌现象极其丰富与驳杂,在具体地探究每一种诗歌现象的时候,他还分别借鉴了历史的、美学的、社会学的、性别学的,以及文化研究的种种方法,从而使一片现象世界迸发出理论思辨的火花。

对诗歌评论家而言,仅仅停留在诗歌现象的描述与对诗歌文本的品味上,还是不够的,他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正是理论思维的介入,使这部描述诗歌现象的书没有停留在现象本身,不是自然主义地有闻必录,也不是流水账式的大事记,而是精心采集、比较,把近似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把诸多现象视为研究的载体,按照“文本——作者——读者——世界”的结构纳入到整个中国诗歌生态圈中,在对相关文本的研读及对文本与作者、读者、世界的关系探讨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现象的阐释,从而获得了一种超越性。

罗麒描述新世纪的诗歌现象的时候,还注意到一个最核心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诗歌热潮”。这种热潮是由诗歌现象、诗歌事件以及这些现象和事件中的主体创作所共同组成的,“这其中文本是各种诗歌现象与事件的最基本元素,也是当下诗歌的核心组成部件,诸多诗歌现象林林总总,但其根本上是由文本与其作者主体、读者以及世界的不同互助方式决定的,其运行模型为‘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事件写了什么样的诗,被什么样的人阅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将不同诗歌现象纳入到同一个相对科学的研究体系内”(《21世纪中国诗歌现象研究•绪论》)。罗麒所称的纳入到同一个相对科学的研究体系内的诗歌现象,实际上已构成了思想史、诗歌史领域中涉及的“学案”。诸如作者在书中论述的“网络诗歌”、“打工诗歌”、“底层写作”、“地震诗歌”、“下半身写作”、“新红颜写作”、“新及物写作”、“梨花体”、“羊羔体”、“余秀华现象”等,均可以视为诗歌的“学案”。作者把这些内容丰富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诗歌现象,以“学案”的形式予以考察和描述,凸显了问题意识,既包括丰富的原生态的诗歌史料,又有作者对相关内容的疏理、综述与论断。这是一种全新的对新诗发展的叙述,从内容上说,它更侧重在新诗与社会的关系、新诗对社会上不同人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从叙述形式上说,它以“现象”为核心来安排结构;从方法上说,它侧重在考据与论断的结合。因此这种论述的价值不只是在诗歌美学上的,而且也是在诗歌社会学、诗歌伦理学、诗歌文化学上的。

写诗与评诗,虽说是紧密相关的,但二者毕竟是两个行当。相对诗人而言,诗评家要有特殊的修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论者须兼具“才、学、识”三长,三者之中,以识为先。有了这种独到的眼光,方能穿透层层云雾与迷瘴,直抵诗人的心灵,才能在纷纭复杂的诗歌现象中挖掘出背后的真谛。当然,具有这样一种独到的眼光也是很不容易的。陆游晚年曾说:“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宋人吴可亦有“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的说法。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在诗歌的海洋中经过四十年的沉潜寻觅,不敢说有多么深的体会,但是对陆游、吴可的学诗不易的说法却是深感共鸣的。罗麒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愿他把已取得的成就作为新的起点,把诗歌评论作为自我实现的手段,让自己的生命在与诗歌的碰撞中发出灿烂的光辉。

                 2018年7月7日


吴思敬 ,诗歌评论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


罗麒:1986年生,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当代新诗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扬子江评论》、《江汉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数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遂宁诗歌周暨《诗刊》2022—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7.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8.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9. 《诗刊》出品诗集获第六届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