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莽:诗歌是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的集合

作者:毛江凡   2019年05月05日 09:09  江西日报    3389    收藏

近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林莽,受南昌市文联、南昌县文联之邀莅临南昌,举办了一场“中国新诗百年与现代新诗写作”的学术讲座。本报记者就中国新诗的历史与现状等话题,与诗人林莽进行了一番对话。


现代诗歌有两个翅膀


记者:中国新诗百年,经历了哪些重要时刻?中国新诗的现状如何?

林莽:自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白话新诗肇始,中国新诗发端,并很快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新诗第一次推向了高潮。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派崛起,中国新诗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纵观历史,新诗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过极具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为中国的诗歌史留下了灿烂的符号和深沉的印记。

回头来看,中国现代诗歌有两个翅膀。一个是中国旧体诗歌。汉语本身的音韵美,在旧体诗当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现今的创作者,要善于把旧体诗的美学与精华融入到新诗的发展当中。另一个翅膀是外国诗歌,即翻译诗歌。外国诗歌直接影响了中国诗歌,使得美学观念、哲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回顾新诗百年,几乎所有重要的诗人,无一例外地从西方的诗歌经典中吸取了营养。


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诗歌似乎成了没落的贵族。有人说诗歌已经远远地落在生活的后面,更有人说,诗歌将消亡。您怎么看?

林莽:我相信,诗歌不会消亡。人有两种本能,生存本能和艺术本能。艺术本能使人得到精神的抚慰,失去这个本能,人不过是行尸走肉,只要精神需求存在,诗歌艺术肯定会被人接受,甚至会在一个时期形成一股热潮,就像上世纪80年代一样。

之后,诗歌好像比较沉寂,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诗歌不是落后了,而是继承发展了。社会的发展,对我们的审美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对于这种新的审美观念,有的人走得比较靠前,有的人比较滞后,所以有些人感觉诗歌读不懂了。其实,欣赏诗歌,读懂诗歌,还是需要一定的美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


记者:1998年的“盘峰诗会”,是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事件,是“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个阵营的一次碰撞。您是“盘峰诗会”的提出者和组织者之一,请谈谈组织这次诗会的背景?

林莽:诗歌写作中借鉴西方文化还是更多地关注本土,这一问题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来,但十多年来一直存在。因而我在《诗探索》编辑会上提出了一个想法,将主张“知识分子写作”和主张“民间写作”的诗人召集起来,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这一提议得到了谢冕、吴思敬、杨匡汉三位主编和编辑部全体同仁的赞同。

会议开了3天,诗人们就各自的主张和对方写作的问题进行了开诚布公的辩论。我在最后有一个简短发言:中国先锋诗坛不只是“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这一对矛盾,还有许多不健康的现象,“大师”满天飞,许多诗人浅薄地失去了对诗歌的敬畏之心……在艺术面前,我们应该永远虔诚,静心以求。这次诗会,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诗人之间第一次对诗学观念面对面的论争,搅动了沉寂十多年的中国诗坛。之后,中国新诗开启了一个写作的新时代,许多新的诗人大量地涌现出来。


一首好诗应该有大致的标准


记者:诗歌的艺术本质是什么?

林莽:诗歌是语言和情感经验的艺术,缺少了内在情感,缺少了汉语言的艺术,也就没有了诗歌。当一首好诗诞生时,仿佛有一组音乐的旋律,突然从生命的某一部分升起,使整个身心为之一热。这源于内心的愉快与痛苦,唤起了我们内在的创作激情。也许,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的律动。

我确信,诗歌是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的集合,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为人的文化本能确立了表达的依据与可能。人类的文化、民族的历史、生命的感知等的积淀,使每一个人都具有了由情感的经验转化为某种艺术形式的本能冲动,那么艺术形式与手法的变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记者: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一首优秀的诗歌有没有大致的标准?

林莽:不能说诗人谁比谁高,一个诗人的成功与否要看他的作品是否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是否有进一步延续下去的可能。

关于新诗标准的讨论从未停止。特别是近些年网络诗歌的迅猛发展和大量民间诗刊的涌现,导致诗歌日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势。而随着诗歌的繁荣,一种“诗歌无难度、无标准”的声音开始浮现。这种写作思想对青年人的负面影响很大。

我认为,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流派可以多种多样,但写作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提出标准,并不是想建立一种规范,而是引导创作者关注创作,不要让自己过于随意。围绕新诗标准我们拟订了三个话题:“不断退缩的地平线”“必然失衡的天平”“一把自己打造的尺子”。诗歌的标准会不断变化,诗人要去关注这个变化,同时应对自己的创作提出要求。


记者:不少读者有这样的感受,很多诗人的诗读不懂了,感觉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很晦涩,无法体会诗里要表达的内涵。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林莽:某些诗歌缺少了心灵的穿透力,不过是一些较为极端的个人体验,或者是小圈子、小集体的体验。一个好的诗人,应当有这种穿透的能力,能够把个人体验化为公众的体验和感受。比如李后主,他作品中流露的国君哀怨,使普通人也能够真切感受。当然,一个好的诗人,不会去刻意追求社会性,他的社会性应当自如地体现在字里行间。如果你不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的人,你的灵魂又不够博大,自然就不会写出好诗。任何时期,好的诗歌作品都是少的,但我们作为诗歌工作者,有责任把好的诗歌呈献给读者。


记者:对于诗歌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林莽: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可以预见,诗歌的未来将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令人欣慰的是,诗歌的普及教育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列入学生教材的新诗比例越来越大,诗歌的社会影响也正逐步扩大。其实,诗歌并没有离开我们,诗歌一直在大众中“生活”,每一个人的身边都飘荡着诗歌的“身影”、都萦绕着诗歌的“声音”,你只需敞开“紧闭”的耳朵,仔细倾听……诗歌没有死亡,诗歌正在孕育新生。正如诗人所言,诗歌是不朽的,诗将与生命同步。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3.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张晓雪:在沉默中发酵的长歌
  6. 作为一种文体的“诗人散文”——谈谈“诗人散文”丛书
  7.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超侠:酿山
  10. “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会在开封举办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