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在金堂召开

新时代 新语境 新经典

作者:综合   2019年05月21日 12:29  星星诗刊    1349    收藏

1


2019年5月14日-5月16日,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星星》诗刊承办的“四川新时代诗歌研讨会”在金堂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朱霖,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渌波出席活动并讲话。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干海兵以及四川诗人童光辉、吕历、李平、蓝晓梅、高仁斌、黎均平、萧融、曾鸣、邓太忠、蒋晓青、李龙炳、印子君、周苍林、麦笛、郭毅、周世通、周春文、倪宏伟、陈小平、马培松、赵晓梦、阿炉·芦根、廖淮光、王明军以及金堂县作家协会、《星星》诗刊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等四十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053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057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00


会议由《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主持,各位诗人结合当前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的问题就“新时代诗歌”的内涵、诗歌如何介入新时代,诗人在新时代的担当与责任、诗歌语言的创新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给出了极有深度的见解和探索。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07


我以为的新时代是时局之新、境界之新与功业之新。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百新。新的时代有新格局,新视野。新时代诗歌创作应当弘扬和书写正能量,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是以下四点: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续中华伟大文脉,重塑中国伟大国家形像,以及重写新时代中国人伟大心灵史。我们的诗歌创作应该属于一种大诗歌的范畴,写出这个时代的正大之诗、审美之诗和中国人民的筑梦之诗。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10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每个时代都具有相对独立的精神样貌——精气神、真善美、正负值。文艺是时代的风向标、温度计和牵引力,文艺最能生动呈现时代的性灵、气象、风采。每个时代都是一部史诗,拥有不同的经验、语境和经典。新时代必有新经验、新语境、新经典。新的伟大的时代,必将谱写出新的伟大诗篇。然而,诗歌到底写什么,怎么写,写来干什么?这是每一个诗写者必须身体力行的三个常话常新的基本问题。诗人不仅是时代的眼睛和良心,更是时代责任、使命的践行者和担当者。

如何抒写时代,如何有效鞭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消解副作用、释放正能量,的确是每个诗写者无法疏离或绕开的课题,这涉及到每个诗写者的认知、修为、格局。把个体经验有效地外化为时代能量,把时代律动有效地内化为个体语境,多出精品力作,当是每个诗写者毕生的修炼。在具体而微的诗写中,诗人不仅要挽歌旧时代,更要呼唤新时代、寄寓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不负新时代。

进入新时代,汉诗写作充满了铸就“高峰”的无限可能性。诗写者当不忘初心,勇于担当,重振旗鼓再出发、再创新——关键要创生出新经验、新语境,新经典——在践行、探索诗写新时代的过程中,要自 觉、自信地校正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诗写导向,特别注重加“正”减“负”——高扬真、爱、善、美,摒弃假、大、空、媚。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14


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我以为新时代诗歌既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下诗歌创作的一种价值吁求,同时也是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国新诗走到今天应该具备的审美气质。“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面对新时代,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最能感受时代风气之先的诗歌理应对当下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图景作出自己的审美反应。然而吊诡的是,我们大多数诗人似乎丧失了对当下生活现场的感知能力,忽视甚至无视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动成为了诗写常态,大多数诗作所呈现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状态,不仅毫无时代气息,而且还在不断地重复前人甚至古人。笔墨与时代的疏离,导致诗歌越来越小众化、自娱化,这也极大也局限了诗歌语言的修辞与创新能力。

呈现抑或突出诗歌的时代特性,我以为关键在于时代精神的濡染与浸润。体现时代精神,进而构建一种与时俱进的诗歌生态,需要我们的诗人找准自己的诗写方位。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时空感,甚至于我们在写一首具体的诗的时候,也仍然是在一个自己设定的时空里发声。当下很多作品之所以不断重复前人的意象和语境,症结在于诗写着自身的时空错乱,把臆想、臆造的种种幻象当成了当下活生生的现实图景。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1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诗歌应该怎样发声,应该有怎样的作为值得我们思考。我想,作为诗歌创作者,我们应该有所担当,倾听文学的时代脉搏,我们所呈现的作品应该与新时代紧密结合,反映时代变化,呈现蓬勃发展的时代气息,用真挚的情感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创作中既要格局大,眼界宽,更要让作品接地气,贴近生活,贴近人民。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23


新时代诗歌创作格局的形成,需要进一步厘清和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新时代诗歌创作的气质。对时代的诗意抒写,是诗人的责任,也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全方位地把握时代特征,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创作出具有新时代气质的诗篇。二是要主动贴近生活,找准新时代诗歌创作的语境和姿态。创造语言之美,是诗歌的艺术追求,而提炼人类情感,是诗歌的文本使命。只有全身心地融入和体察时代发展,才能发现新时代之美,创作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28


时代是思想之母。举办四川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本身就是创新之举、试水之举,非常重要,而且难能可贵。我额手称赞四川省作协和《星星》诗刊精心筹办这次活动。

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社科界和文艺社科工作者发出了“四个坚持”的号召,强调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散文诗创作为例,个人以为,现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偏”(偏离主旋律、主基调)、“小”(格局狭小、格调低沉)、“狭”(题材狭、生活狭、技法狭)。此外,取悦迎合媒体,唯媒体选稿用稿偏好是瞻;机械模仿效仿权威,唯名家名作是瞻;疏离时代,疏离人民,以自我为中心,唯意识流情绪放逐是瞻也是不容忽视的。出现这些问题,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诗歌(包括散文诗)放在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的大背景下来考量,以致思想偏离、行为偏差。解决的办法是:聚焦“四个坚持”,会神于现实书写,主动融入时代元素和生活场景,切实做到与新时代和现实生活“不隔”。

我坚定地认为,新时代的诗人,尤其需要觉醒和担当,尤其需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完成肩负的角色使命,深情拥抱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奉献新时代,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诗人也一定要强起来,诗歌作品也一定要强起来,这样才不愧于不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最终才有可能划时代。从“介入”到“深入”,从“浅尝”到“深植,从“小我”到“大我”,我愿以此砥砺共勉。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31


当下诗坛有点像自由市场。诗人雨后春笋,似乎谁都可以在一夜之间成为著名,但相信读者更习惯用作品本身说话。诗歌异常繁荣的表象下,我们也同时看到泥沙俱下,乱象丛生。好诗歌过目不忘,值得分享,但大量玩诗歌,把诗歌当作游戏,制造诗歌垃圾也是事实。现在,有的诗歌越来越娱乐化,玩技巧比关注现实的多,虚空不接地气,难怪读者厌倦。这并非读者储备不够,诗人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值得反思。诗歌是神,如果对诗歌没有敬畏之心,就成了亵渎。     

在时代变革的抒写中,诗人理应是出席者。新时代,新语境,与时代合拍,是诗人写作应有的担当。但新时代诗歌,并非简单的概念化、教化式、口号式的图解,它是诗人自身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完美结合的艺术呈现。写作的宽度、厚度、写作的格局,写出具有时代特征、有温度接地气的诗歌,成就优秀的诗人。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35


放歌新时代,关键在于发现新时之“新”。由于过去“假大空”的影响,许多诗人对主旋律写作仍心有余悸,并由次带来发现迟钝与审美疲劳。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破除旧观念,用真诚之心贴近新时代,使之成为“我们的新时代”,写出“我们的诗”。只有用心走进新时代,才能与时代共振,与人民共情,也才能更加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感动和诗意。这样写出的诗歌才大气干净,灵动多彩。新时代诗歌在底色上应该是明亮温暖的,在意义上应该是现代诗坛的一股清流。未来已来,一切彷徨和犹豫都无济于事,我们手中的诗笔,理应萌生与时代相应的璀璨。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39


作为一个生活在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的诗人,我一直感受到非常的温暖与幸福。因为诗歌,改变了我的命运,因为诗歌,我有了人生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就是诗歌的快乐,这种快乐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灵魂的根脉,使我生命的花朵更加芬芳。所以,对国家而言,对诗歌而言,我作为一个诗人必须要有使命的担当,真心实意地关注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关注国家的命运、关注人类的命运,以更优秀的作品来反映现实生活,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诗意的艺术,感受现实的悲喜。作为一个诗人,更要特别关注现实,要把身心投入到现实生活之中,接地气的创作,才对得起历史,也才能关照现实,展望未来,创作之路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这些年走南闯北,深入生活,参加各种文学活动,我写了很多现实题材的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收获,而深感荣誉。我正在创作的全省2019年度“万千百十”文学扶持项目唯一一部诗歌集《巴蜀村语》也即将完成,交出版社正式出版,相信会给在座的诗友们和广大读者带来欣喜。

今年,习总书记在看望两会中的文艺社科界委员时提出的,文艺界的同志要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更坚定了我作为一名诗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43


我一直认为,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历史布景上的清贫的普通劳动者,是真正的脊梁。诗歌不能割离诗人己身所处时代的底色——在此历史布景上才会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现实生活的观照下出来的语言才有温度和力量,并具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一个真诚的写作者是有人性光芒的生命个体,有一生都不改变的对自己所处世界爱和悲悯的情怀。能够感悟到并书写出自己所在时代人与非人景象:或艰难或幸福,或骚动浮躁或沉默安宁,或决绝偏执或深情眷恋。

仅仅是歌颂也不够,它不是诗歌的精神内核。写出艰难,让人惊醒,这也是诗歌的美德,诗人的良知。所谓光明,必是由冲破黑暗而出来的。就如一朵花要绽放,它就得在暗黑的泥土中经受磨砺。太多赞歌是危险的。真的爱,是有勇气剥开疮口,使之获得阳光的杀毒而新生。

更多的时候,诗人是旁白者,冷静和深情并不矛盾。天地万物值得永远的歌颂,但并不是说对于非人之外的都给予冷眼。所谓宏大深刻的作品,其实是清醒的看见了疼痛、深刻的反思而生化出来的爱、眷恋。看见之后,我们写作,这些无一不是被语言文字温暖后的回忆,更是自己内心悲喜的表达。由内心走出来的,就是诗人区別于他人的不可复制的气息,是真实真挚,在这个层面,诗歌并无大小,只在乎真情与假意。

以古典文学的精神写现代诗歌,尤其在语言层面的表达上,譬如,敏锐的发现语言在现代语境里另一面的光芒,赋予语言鲜活的时代色泽和情绪。这样,诗歌的生命力才不会衰竭。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48


关于新时代诗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对于诗歌的不同理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写作,都是对当代诗歌发展的“微调”和对诗歌走向的推进。诗歌观念尽管不同,但我们应当在诗歌的价值和尺度之内去衡量和评判诗歌的价值。

新时代诗歌概念的出现必然内含许多新的因素、新的内容以及新的词汇在其中,一些本身不构成诗意的新名词对于我们的新诗写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十分考验诗人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要必须考虑如何将“非诗”的词汇变为诗的词汇,将新闻中的现实转换为诗歌现实,将新时代出现的新的因素完美地融入到诗歌写作中,写出具有新时代“元素”的诗歌。

一首好诗只有经过繁复技巧的锤炼之后,才会达到具有高度的朴素。我的一点看法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新时代出现的新的场景、词汇用“陌生化”的手法将之融入到诗歌语境之中。诗歌终归要表达诗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那么我们写出的诗歌就是新时代一位作为文明人的诗人所表达的价值观,以及我们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如此写出的新时代诗歌才会有底气、有重量。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52


每一个作者、每一个诗人都是“我”。“我”包括“个体、个人的我”“本身、本来的我”“真实、真切的我”。“我”必须结合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生活状态、生计形式,在面对当下网络化、快捷化、智能化、碎片化的状态时,如何定位诗写路径、如何找准表达方式、如何提升整合技能,十分重要。书写新时代,绝非简单配合、草率陪衬、随意应付,否则就会流于表皮化、表浅化、表面化,就无法具体、具象、具化。唯有沉下去、卧下去、贴下去,才能对新时代进行深层呼应、深刻领悟、深邃呈现,最终让“我”抵达“我们”,汇入社会群体,在新时代大座标下凸显出全新的“我”的闪光点!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156


我赞成一个时代的诗歌要有一个时代的语感、语境这一说法。新时代诗歌如何接地气和融入时代,我认为诗人必须进入时代的现场,做生活的亲临者而不是旁观者和道听途说者。我们不能忽略构成新时代诗歌的那些元素。要用创新的思想和敏锐的眼光去思考和诗意呈现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物象。真切感受和领悟发生在我们身前的新变化新观念,做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诗人。我们要是只顾埋头写作而忽略了写作的时代性,我们的诗歌作品就只能是现在对过去的复制,自己对自己的复制。这样的作品就注定与时代脱节,没有未来和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00


把新时代诗歌从当下新诗场域中游离出来,很难。我的粗浅认识是:

1、诗歌回应时代,关照现实是正道。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及物,关照现实生活是对的。但当代新诗又何时离开过现实生活现场呢?只是关照现实的真伪,深浅,角度,大小不同而已。

2、诗歌现实首先应该是真的。我理解的现实生活有一手生活(自己体验到的)二手生活(书本得来的)三手生活(自己向往的)。总之,文学不等同于照相,应高于生活现实。高多少?诗人自有主观尺度。高在什么地方?高在对生活的过滤与提纯,高在“这一个我”。“我”在现实生活中受孕,每粒文字都是落地的娃。都是这个时代现实中“这一个我”身上掉下的血肉。只要爹妈都是真实的,文字就可能是活的,诗歌也就可能是可靠的。

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境。要把文字养育为诗,脱离不开时代语境。多元,守正,开放,创新是新时代的基调,我想,也给这个时代的诗歌提供了从技术到内容更宽泛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04


如何顺应时代大势将身处时代的精神展现出来,是每个诗歌书写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唯有坚持诗歌对现实展现的真实,才是我们这个时代诗歌的光芒。

坚持诗歌对现实展现真实,要求诗人与同时代人一样,为身处时代所思所想所写。中国诗歌在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新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打破诗歌语言和诗歌建构的旧有模式,让新时代诗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诗作由单一的抒情偏于细节的叙述,将生活场景和内心独白表现得更为复杂,口语化的鲜活朝传统诗歌“风雅颂”拼力一击,显得更加自然、丰富、绵密、圆润,为中国诗歌提供了更为全新的艺术格局。诗歌文本的自由,为诗歌形体建筑提供了多种可能。诗歌美学的分歧和争论,变得更为多样。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打破了诗坛以纸媒为主流的局面。各种诗歌活动和民间诗歌刊物雨后春笋般地涌起,给中国诗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热闹。面对这些推陈出新、同时泥沙俱下的诗歌现状,真正的诗人除了身处其中还要有鉴别诗歌真伪的能力,这要求诗人要坚持诗歌对现实展现真实,用一双慧眼和一颗孤独的心,洞察时代风云,扎根现实环境,以大悲悯大情怀大道德大仁爱等传统精神,把这个时代的苦与乐、悲与欢、恶与善、丑与美,通过艰苦的思考,以睿智的笔触深入作品内部,挖掘出启迪人、打动人的情感,写出有别于其它不一样的优秀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07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70年,经典伟大的作品呈现不多。其原因是当下的写作者远离生活,缺乏热情和激情。由此,我想到早期的革命根据地,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白毛女》等全国人民传唱热捧,且鼓舞人心,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烙印的红色经典。

当下诗歌创作,一些诗人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远离大众,不食人间烟火,完全沉沦在小我写作中,自得其乐。唐朝诗人自居易《与元九书》中最著名的两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意思就是,要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倾听时代的足音,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歌。

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为一名经历者、见证者,在文学创作中,要讲格局、讲品位、讲责任、讲担当,要倾注感情,满怀热情,充满激情,而非时代的过客、看客或袖手旁观者。今天,倘若我们要创作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大作品,就应走近社会历史变革的重大现场。比如: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现场、供给侧改革与一带一路等,优质文学作品应该来自这样的新时代之中。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13


此次有幸参加省作协、《星星》举办的新时代诗歌创作研讨会,收获很大,特别是在当前诗歌江湖林立、藩镇割据、各领风骚三五年的现实境遇下,《星星》能把大家组织一起,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歌创作,为四川诗歌,乃至中国诗歌指出路、明方向,实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个人认为,新时代诗歌创作:

一要有情怀。这个底线不能突破。现在的诗歌界真的有点像菜市场,谁都可以任意进出。而有的一边在呼喊拒绝伪诗歌伪抒情,一边又在不断地搞“下半身写作”,没有真爱,是对诗歌的亵渎。

二要有格局。这个方向要坚守。创作中如何体现大我与小我,如何把一个题材既写得宏大开阔,同时又很接地气,这跟一个人的气质与眼界才情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着眼点不能仅仅局限于亲情友情爱情,拘泥于身边事工作事,我们的眼光应更多的关注家国情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境界决定着诗歌的大格局。

三要有诗艺。这个传统不能丢。中国诗歌自古以来就讲究音乐美、建筑美,讲求意象、张力,但纵观当下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诗歌,大量的诗歌味同嚼蜡,淡而无趣。这是对优秀传统艺术的扼杀。如果诗歌没有了诗艺,那这样的诗人就永远不可能德艺双馨。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17


新时代需要鲜明的文化印记,需要文学、诗歌顺势跟进,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人民生活的新变化,捕捉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新事物,用诗歌独有的形式,诠释、讴歌这个时代,反映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是我们诗歌作者应该达成的共识,也是我们趋力的主体追求。

新时代诗歌创作要突破小我的情怀和格局。新时代已呈现出了波澜壮阔和生机盎然的景象,如同繁花似锦、枝叶茂盛的春天,充满着新的希望、新的期待,不仅有小花小草点缀其间,更有参天大树、河流山川支撑着这片沃野,这就需要我们的诗歌改变关注的重点,跳出小我的思维、小我的情怀和格局,用一双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去感悟、去抒写,打破一个固化封闭的自我。

新时代诗歌创作需要探索诗艺的创新。如何融入新时代的特征,用真情实感去描绘,需要诗歌艺术的大胆创新。要针对变化的时代背景,契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作诗意的新发现和再塑造。既不能肤浅解读,让诗歌显得空洞、虚假,又不能脱离时代特色,陷入虚无和自我的状态,让诗歌徘徊在小众的角落。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21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抒写时代精神,应该成为一个歌者创作的主调。同时,也要坚守诗歌的艺术高地,纯洁文字、创造语言、升华灵魂,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应该成为每一位诗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审美向度。我们的诗歌写作应当反映这个时代的需要和特点,把握时代的特点、痛点、敏感点,以及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期待、向往、憧憬。一位优秀的诗人,要善于将个体经验变为人类共有体验,使自己创作的作品,不仅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时间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未来的考验!

因此,我认为,一个诗人,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不忘初心、保持本真、善于思考、富于创造。以敬畏献上对诗神的虔诚、以真挚担负起对社会的承诺,以探索践行对艺术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2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诗人何为?在经济全球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诗歌何为?这是新时代中国诗人和诗歌必须回答的问题。当前,诗歌与诗人首先要弄清诗与生活、与时代的关系,在与时代和人民的紧密联系中去寻找心灵的结合点、情感的触发点、抒写的立足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名抒怀。文学既要从生活出发,同时也要强调个性性特征。诗人要努力提升自己处理现实题材的能力,在现实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迎面而来的新颖和特殊面前,架起诗歌和现实之间的桥梁。诗人要爱我们这个时代,爱与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的美好事物。文学艺术是情感的产物,诗歌尤其是这样。当下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情感危机,特别是在所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掩盖下的狂言雷雨、怪力乱神的实质上的感情贫血、责任缺失现象值得警惕。中国诗歌有着数千年的优秀传统和传统,新诗百年的实践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借鉴的优秀作品和优秀诗人。在与传统、古典的握手和拥抱中,相信我们将会看见更加美好的诗歌的今天和明天。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28


作为当下这个大时代的一位诗人,我认为,所谓正能量充沛就是不要滥情泛情,应坚持初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无愧于时代的良知作品。我把这样的作品,称为灵魂之诗。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灵魂之诗需要诗人坚守初心。这个初心就是,写作是自己的,诗人是孤独的,越是喧嚣越要保持内心的安静,如苏东坡所说“万人如海一身藏”。

二是灵魂之诗需要诗人提升修养。优秀的诗人有天赋,更有后天的努力,不断学习、充实提升自我。我们封面新闻的AI机器人“小封写诗”,虽然是靠算法编程完成,但它每天都在学习,已经学习了几十万首古今中外诗人的诗作。我们不想被机器超越,也只有学习。

三是灵魂之诗需要诗人深入生活。有影响力的伟大作品,莫不介入当下,把握时脉博,“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我还是引用石涛语:“搜尽奇峰打草稿”,不能一天走五个点式的下乡采风,而是应府下身子札根人民。

四是灵魂之诗需要诗人担当作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诗人,更要有使命担当,要有大气象,有哲学思考,有关怀悲闵之心,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歌。

正如《诗刊》主编李少君所说,现在,诗歌读者群、新的诗歌传播渠道和相当数量的写作群体已经有了,但我们还需要呼唤伟大的当代诗歌的出现,期盼“高原”之上的“高峰”。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32


彝族诗人的文本触角要更大胆地回到现实当下,回到内省时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用少数民族诗人独特的新的视角观照新时代,融入新时代的大家庭即大书写的视阈,从而使诗歌文本接上地气,促进传统的真气与新时代的地气交相贯通,呈现独异气韵,传扬时代新风,才能让民族文学的步子迈得更开,容纳量更大,爆发力更强。总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作好传统和新文化的转化互补,是我接下来的诗写路径。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35


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全面进入新时代。按照社会矛盾的转换,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理解的新时代,就是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城镇化进程的逐渐饱和,农耕文明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乡村振兴的深入……多元、快捷、立体,这是能切身感受的。从大的层面来讲,就是“四个全面”。新时代诗歌,我的理解就是新时代要有新定位,要对新事物赋予新内涵,面对新的冲击要有新的定力,通过新的角度抒写新发展,在创新的基础上合理创造,从语言、结构、意象、表现手法,取立自我的诗写价值,传递正能量,创作出真诚、担当、温暖的符合这个时代,表现这个时代,记录这个时代的诗歌。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41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诗歌书写我们要回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场景之中,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应在新上进行实践探索。新时代的社会有许多新的事物,隐藏着新的视域,用新的视角书写新时代的诗歌。作为少数民族的诗歌书写者,应在继承民族性书写的同时,用新视角在新的时代视野中找寻新的语境,同时,其新时代诗歌书写更要注重于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的新发现。呈现的新情感,新精神要是积极向上的真美。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44


中国既是一个文明古国,更是一个诗歌大国,一部中国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国诗歌史,中国文学发源于诗,发展于诗,发达于诗,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从元代散曲再到1917年的中国新诗、新文化运动等等,都是一部中国诗歌史。诗歌是灵魂的火焰,是我们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中国诗歌走了那么漫长那么久远的路,走入今天的新时代,作为一个多年在《星星》诗刊岗位上工作的副主编,置身于新时代的诗歌大潮当中,更应当增强自己的把关意识、守土意识,不断推出有筋骨、有深度、有情怀,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精品力作,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星星》!诗人是社会的良心,是人类的母亲和摇篮。作为一个诗人,我们更要自觉地站在时光之河的新起点,面对新形态下的新诗创作,要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抒写新题材,揭示新现实,记录新诗境。要永无止息地去追求真理,坚守正义,终身善待诗歌,敬畏诗歌,不辞辛劳,不问得失地服侍好我们的文字与灵魂。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48


新时代的诗歌写作,应当突出在“新”上:新鲜的诗歌题材、新奇的诗意发掘、新颖的诗美呈现。以往我们过多地把“现实性抒写”“时代抒写”局限在意识形态的概念化上,从而让诗歌作品高蹈虚空、脱离了生活和群众。一个优秀的诗人,应该善于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中,找到生动的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抒写对象,不管宏大还是微小,它都有明确的时代指向意义。另一方面,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是不是更该以积极的眼光去彰显具有普世价值的、甚至朴素道德美范的事与物,诗人的笔触不仅要有俯视众生的悲天悯人,更要有阳光向上的励志开朗。

新时代的诗歌除了“写什么”外,“怎么写“也值得我们思考。当代新诗历经百年的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的一个主题就是创新,用50年代、60年代,甚至90年代的手法来写“新时代”,可能就不会有什么新意。千人一面、同质化表达,这是我们当代诗歌写作中需要警惕的现象。《诗经》、汉乐府、古诗19首、宋词中美好的诗歌韵律正在逐渐离开我们的新诗,翻译体、口水诗泛滥,诗歌美感正在被空乏或低俗的自言自语取代。从唐诗到宋词,其间的嬗变终和时代背景分不开的,这也给我们当下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空间和启示。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53


生命个体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在历史进程中顺应时代洪流,和芸芸众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写作者当对诗歌充满敬畏,把住时代的脉息,抒写大地,抒写自然,抒写躬身于大地的人物个体与群像,记载他们的悲欢与命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在时代背景下发声,写出烙印鲜明,触及心灵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256


新时代诗歌创作的重点应落在时代上,把握住时代精神,才能够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新的艺术要求的诗歌。否则,所谓的创新就只是形式的新,精神向度就会留于生活表面。比如,当下对苦难的抒写就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写苦难本身,容易让精神沦为伪抒情,缺少面对苦难、战胜苦难的勇气、决心、信心。新时代诗歌需要充满力量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00


四川诗人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代,抒写关注现实生活,带有生命体温的诗歌,带有丰富体验的经验的诗歌。要站在时光之河的新起点,以强烈的文化、文本自信,紧跟岁月潮流,反映民心,展现时代特征的诗歌作品。通过真实、真诚的时代书写,来唤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诗人要深入生活创作新风尚,讴歌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描写和反映当代中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的情感和心路历程;生动展现祖国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化;抒发在新时代奋发有为、砥砺前行的情怀和体验。书写时代、揭示现实,记录民生,从而成就一批有筋骨、有深度、有情怀,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精品力作。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04


写作是一个人最内心的事。作品呈现的是自己所想所思。可是当下我们不是在复制自己,就在复制别人的作品。创作意在创,创在于发现。只有深入到时代的血脉里,才可以同时代共呼吸,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只有某种事物触动了内心,才能写出好的、个性化的作品。

慢下来的写作是思考,不是荒废。思考的不仅是题材,还有写法。思考还要契合时代,我们不能生活在回忆里,关注到时代赋予的使命。这样的写作才具有当下性,才是有意义的写作。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08


时代精神是一个历史见证。在这里,精神以某种非常态,显示出人类居于特定时代环境中的生存图景。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对于80、90、00后来说,信息化时代的快节奏与物质丰富的现实生活让我们和父辈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方式,一方面我们获得了空前便利的“物质享受”,一方面我们却又失去了“精神深潜”,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减少,焦虑感和空虚感在增长,这是很不好的。如今在年轻一代的诗歌创作上,有些诗歌在题材和表达上只流于表面,写诗成为一种“流行物”或是“时尚标签”,而失去了诗歌的“精神性”。在拉丁语里,“精神性”的词根有“呼吸”之意,生命的呼吸涵盖了鼓舞生气的原则。新时代,对于年轻一代诗人来说,精神性,对生命鼓舞生气是非常重要的。诗歌创作应该保持对诗歌的敬畏,不只是对见证现实的坚守,还应该是抵达一种崇高境界的桥梁,滋养、完善着高洁人格的内涵,对世界保持着温暖,散发出光芒,搏动着诗歌最热烈的心脏。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12


身在其位才能真正体会到要完成一项事业有多么艰辛和困难,一个概念从提出,经历讨论与完善,同样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磨合再到成熟的过程。每一位致力于当代诗歌发展的诗人,以及所有参与到这一事业中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的。我仅从读者的角度来简单说一下我对于新时代诗歌的理解。作为读者,我很期待到完美的诗歌语言——一种小说和散文无法代替的语言;真诚热爱真正有温度有重量的诗歌,能让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诗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同时我也期待看到不一样的诗人,不一样的风格,期待通过诗歌去接触高贵而伟大的灵魂。

我想,好的作者和读者是相互成就的。作为读者,我们也在期待更丰富多元的诗歌,而读者不断更新的阅读经验也在给作家提出挑战。新诗百年的历程中,我们用新的语言艺术以及思想建构了当代新诗的历史,它是现在进行时。我相信我们的新时代诗歌会在历史进程中升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里程碑。它不断处理更加复杂的当代经验,不断挑战和创造新的审美形式,也能成就更好的诗歌本身。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16

微信图片_20190521121320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评选活动征稿启事
  2. 《穿越诗歌的星空——60位中法诗人双语诗选》出版
  3. 村里的诗人:一个40多岁农民回到老家 写诗、种地,照顾年迈父母
  4. 带动一批诗人共同加入!海宁这位文化特派员,要把诗歌写在乡村大地上
  5. 每日好诗第42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6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9.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二辑
  10. 诗写云南 宁醉毋醒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