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妞儿

作者: 2019年05月29日09:15 浏览:528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她缩在墙的一角,面前是一方瓷片
她在认真地做着作业
清秀的脸庞,有着城里人的味道
做了一会儿,她就停下来
凝神注视着父母——他们在墙的另一角
努力地抹着水泥
有时伴着机器的切割声
——她的脸上并没有出现困惑或痛苦的表情
对这一切她似乎习以为然——
又过了一会儿,她干脆停下作业,跑到
母亲的身边,她母亲也停下手里的作业,陪着她
玩耍起来,小小的收音机里也响起了音乐声
——她母亲说,打小就带她
到工地上,她已经习惯了
今年13岁,念五年级。 

 

点评

这首诗初读起来,有些早期白话诗的影子,让人想起沈尹默的《三弦》和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等作品。平实浅淡的语言、白描式的勾勒、人生的底层关怀、拙朴中透着鲜亮的形象,这些都构成这首诗达乎及格线的必要条件。在一百年后的中国,农民工题材的诗歌似乎又迎来新的青睐和新的尴尬。所谓新的青睐,是指当代汉语新诗紧抓不放的道德担当和团圆承诺,所谓尴尬,是指这类题材既不能形成怀旧伦理,也无力开拓出新的解放精神,从而只能做无地徘徊式的自言自语。诗歌发展到今天,写作者内部意见分歧丛生,时时都能生出几位弄潮儿或先锋派,而不论东西南北风,当争论暂停或悄息之际,出类拔萃的创造激情很快被抛弃,道德正确性铺就了一个斜坡,通往一处“不坏”的洼地。这首诗的视点聚焦在一个在工地上写作业的小女孩身上,如果她身上反射着什么时代性的话,就是她不再是那个梳着长辫子的“李铁梅”,亮出仇恨的目光;也不是黑白照片里在书桌前抬起头来的“苏明娟”,亮出渴望的目光。“缩在墙的一角”的“她”不再生成任何一种穿透性的目光——不论是穿透对立面还是锚定自我理想——“困惑或痛苦的表情”不再属于她,取而代之的动作只有“凝神注视着父母”,不远处正在干活的泥瓦匠。在各种具有穿透性和破坏性的工地噪音的包围之下,他们艰辛的劳动和古老的手艺不再被披抹上神圣光泽,也不再承担某些过于坚硬的、大于肉体的真理。他们不止的劳碌和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支撑起一个小家庭的屋顶,保存着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被一台小收音机飘出的乐音度量着,被偶然的游戏填充着——用以抵挡那些迅猛的工业声音,阶层固化的水泥,农民工正从这种撕裂感中抠下几个铜板。很难想象在工地写作业的小女孩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她没有态度,是感激贫穷?还是逃离贫穷?她现在沉浸于贫穷酿的蜜中,她在错位中溺水,在粉尘和噪音中度过沉默的童年。仿佛这里不需要什么更多的人,以及更多的道德关注。这里诞生了一种此时此地的诗学(与之相似的是天涯海角的诗学),忍受成了美德,内心移情成了日课,但个体的心智和反思是缺席的,对处境的态度亦是暧昧的。整首诗摇曳在青睐与尴尬之前,“念五年级”的小女孩马上要迎来身心的初潮、青春的风暴和自我的启蒙,读者会更期盼着一场伊卡洛斯式的飞翔。

特邀点评:张光昕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程继龙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钱文亮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每日好诗创作谈”约稿启事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温馨提示:

稿费、赞赏在线申请领取方法领取办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