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写古诗词:意象

作者:徐晋如    2019年07月24日 09:13   中华读书报    579    收藏

无论是作诗还是填词,又或者写一篇文章,第一要紧的宗旨还不是美,而是浑成。就像青年人找对象,首先得五官端正,不能斜眼歪嘴,才能论及其馀。

诗词都是依靠描写意象来抒情达意的,一首词,一阕词,都是很多的意象的组合。每一个意象不能各自为战,不能彼此之间了无情思,而应该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初学诗词的人,见眼前景致纷繁,总想都写入到诗中,不知未经妙手的剪裁,单是把自然界的景物堆到一处,写出的诗词便不能浑成,而徒然是意象的堆砌。譬如把各种浓烈的色彩涂在一张画布上,那不是真正的艺术,或者至少不是古典的艺术。

做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常会举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为例,以说明中国诗不太讲究语法,单只是罗列意象,就可以是很好的一首诗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依着现代语法的概念,我们可以说这首小令只有两个符合现代语法要求的完整句子,“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诗中的意象包括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前三句都分别是三个意象的罗列,第四句赋予了夕阳以“西下”的动态,第五句是一篇之眼,也点明了题旨,就是写天涯游子悲凉孤寂的情怀。

这首小令恍如一幅画,我们读后立即可以强烈地感知曲子中描写的场景,也能对断肠人飘泊天涯的心情,产生出深挚的同情。何以会如此呢?秘密就在于曲子中的意象,都是有内在关联的,它们形成了若干个意象群,产生出一种集团作战的合力,从而更有力地打动我们。

枯藤与老树之间有何关联?藤向来是缠于树干的,鸦则栖于树上。枯藤、老树、昏鸦,都是中国诗人造出来的文学词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实字前面的虚字,都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这三个带感情色彩的虚字:枯、老、昏,又都能给人一种荒凉死寂的感觉,故此连在一起会十分和谐。这是第一个意象群。要是我们换成青藤老树,或者枯藤绿树,昏鸦换作栖鸦,马上就失去了这种和谐感。小桥跨过流水之上,流水又绕人家屋前而过,这三个意象也是关联在一起的,是第二个意象群。第二个意象群的共同特点是有生气,故与第一个意象群互相映照,这就有了对比,也就有了诗的张力。

我们可以想象眼前就是这支曲子所写的画面:近景是枯藤老树昏鸦,中景是小桥流水人家,而远景则是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连带关系不必赘言,而它们的共同情感寄托则是孤独、荒凉、倔强。有了这三个意象群作铺垫,则有了曲家的艺术想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假使有这样的一幅画,夕阳落山的景象和断肠人都是不必再着墨绘出的,我们自可于想象得之。

这是元曲中的著名例子,由着这一支曲子,我们可以归纳出写作时要注意的两点:一是相邻近的意象之间要有关联,要能形成意象群;二是意象本身,就该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那些负责调配感情的虚字,还必须与相邻的虚字是和谐的。好比李玉《千钟戮·八阳》中的《倾杯玉芙蓉》,“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要是写成浓云薄雾和愁织(李清照词有“薄雾浓云愁永昼”句。),骤雨飘风(老子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带怨长,那就无法动人了。

通过虚字让意象之间产生联系,以形成意象群,就像书法不能只顾单字的结体,而应该有联章的照应。意象之所以与景象不同者,则在于意象有“意”,有诗人的意识贯注,是带着情感色彩的“象”。此二点为历代诗家所共知的秘密。如初唐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首联先用农历十月(阳月)大雁南飞,到大庾岭而飞越不过去的传说来起兴。十月雁南飞,为庾岭所阻,本来只是对传说故事的一次没有感情的复述,但加上“传闻”这两个虚字,就有了诗人的意识在其内了。颔联上句的“象”是诗人的行动:我行未已;下句的“象”是诗人的心理活动:何日归来。但各加了一“殊”字一“复”字,就相当于书法中的顿笔,强调了笔画,更加增益了诗句的情感浓度。且大雁不度岭,而我却要度岭继续南下,不知何日北归,这是两组意象间的呼应。

颈联仍写眼前景,决不跳跃到别的空间,别的时令中去。初学者往往容易在一首诗中历遍春夏秋冬,或者从白天到黑夜都写到,这其实是思想和词汇双重匮乏的表现。初学时要假定自己是一名摄影师,面对的是一帧照片,所有的描述、想象、抒情、议论,都该围绕这一帧照片展开。颈联的意象是平静的江水、初退的潮、昏暗的林子、浓得遮住望眼的瘴气,它是通过骈文句法的压缩来组织意象的:江静因潮之初落,林昏为瘴而不开。尾联陇头梅是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南朝时陆凯与范晔相善,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句是说后来(明朝有后来、将来之意)在登高望乡之地,应有朋友自长安寄来问候。因有“明朝”一词作为联系,在时间上,便与开头的“阳月”不矛盾了。否则,梅花与阳月是不能同时出现的。

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次联的山与平野,江与大荒,是依靠着随、尽、入、流四个虚字而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山不是静态的山,是随平野而尽(于视野中)的山,江是滔滔不息流入大荒的洪流。这样意象与意象之间勾连不绝,便无堆砌之弊了。下一联是说月亮向西流,如天空中飞镜;云彩向上涌起,如结成海市蜃楼,这仍是用骈体句法压缩成诗句,也是通过骈句压缩的方法,让意象与意象之间有了灵动的气息。

老杜的《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诗以哀挽他的老友,曾在玄宗时任宰相的房琯。唐肃宗继位后,房琯无罪而被贬,杜甫曾上疏(shù)力谏,而得罪了肃宗,差点连命都丢掉。房琯去世二年后,杜甫在阆州凭吊房琯的墓。

古人称颔联二句“能融景入情”,又称另一位诗人严维的“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能“寄情如景”(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二十九),其实都是在说只有把意象和意象组合成意象群,才会有动人的力量。近泪无干土,是“土因近于泪而无干处”之意,这是逆写的句法,比写“泪水溅湿坟前土”的意思要更有强调的作用,泪与坟前土的意象间,也就存在着极强的黏性,无可分割。低空有断云,是“断云从空中低垂下来”,也同样是逆写,同样是让天空和断云两个意象结合得特别紧密。

中唐刘长(zhǎng)卿号“五言长城”,他的五言诗,情浓句健,很值得认真研读。情如何浓?句如何健?就要靠意象的组织经营与句法的锤炼。如《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首句烟水阔是一个意象,望君又是一个意象,但连在一起就有了呼应。“飞鸟”指的是船只,因古人船头要绘着水鸟,故用以代指船。飞鸟没何处,就是说船已消失在地平线了,它到底去了哪里呢?青山空向人,是说只有青山寂然不动,空自地对着自己。这是青山的静,反衬行舟的动。前四句,读者自能想象到,在烟水茫茫的天际,友人王十一的船已消失在天际,而作者仍伫立不去的心情。颈联的意象纯出自想象,它们不是眼前之景,所以不妨空间上跳跃开去。一帆其实是说王十一这一个人,用“一”在写他在南方的孤独,五湖是太湖,诗人用“落日五湖春”寄托着美好的祝愿,意思是,只要有落日照映的地方,春色都与你相伴。尾联又切换到眼前景来,说的是汀洲上的白蘋,也与诗人一样因相思而愁苦。尾联的句法很特殊,“汀洲上相思愁白蘋”是“谁见”的宾语,这十个字是不可割裂的整句,古人称作“十字格”。

意象的营造和组织,是学诗的一大关键,平时读诗、临摹名作时,可以特别地分析一下原作的意象,以及它们是如何组成意象群的,然后运用到自己的临写中去。一旦此关打通,就可算得上入门了。


(作者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3. 探索“诗歌美育与思政教育”新模式: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6.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田野诗班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9. 诗人吕煊想带着你游乡村——《乡村新物语》诗集分享会在西溪湿地举行
  10.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