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

作者: 2023年12月07日09:38 浏览:115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 >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谷子没了,啄米的鸡没了

鹰掌控的天空,出现了更多铁质的蜈蚣


牧羊人仁山失业了

无羊可放,他便放山

白天放,夜里也放

偌大的群山,硬生生让他放出了

月照经书的孤单


有电,他更喜欢点灯


——成群的孤单随着焰火慢慢升空


最佳点评

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总会伴随着城镇的扩张和村庄的消失,这是社会发展的阵痛。这种阵痛体现在村民身上,不适的情绪会时常萦绕他们,在他们心里留下烙印。这首诗的第一节描述了城市扩张,耕地被占,原生态改变的情景。第二节抒写山村拆迁过程中牧羊人的生活变化和心理感受,这种生活变化,仁山从身体到心理都是抗拒的,他依然留在山村,看护他的山地和日月。经书象征他对自然的信仰和对原有生活信念的坚守,孤单是山村拆迁后仁山生活和身体的孤单,也是心理失落的孤单。第三节,象征工业化、现代化的电与象征农耕文明的灯形成强烈对比,仁山之所以喜欢点灯,既是对原生态的信仰和习惯,又是对生活改变之后的不适和不安。“成群的孤单”说明像仁山这样的村民不止一人,也说明仁山的孤单不止一种,不止一次。这些孤单在拆迁的焰火中慢慢升空,反映了像仁山一样的村民面对农耕传统消失和工业化元素崛起的无奈和服从。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维护好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严肃的时代课题。


评网友:鹤鸣九皋


经编委会评选,鹤鸣九皋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淇竹(来自网页)西红柿(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优秀点评1

这首诗写出了社会变革时期农村城市化带给田园生活的冲击、改变和眷恋。头两句从地上的两个没了,到天上出现的鹰和蜈蚣,描述空旷的背景,注入一种隐形的悲观色调。中间四句具体到一个牧羊人放牧孤单,仁山这个名字颇有意味,仁者乐山,体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和人的深厚情感,具有一定的怀乡情结。“有电,喜欢点灯”,和最后一句“成群的孤单随着焰火慢慢升空”,前边铺垫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孤独孤单的气氛,提升了情感浓度。诗作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呈现,可圈可点。成群的孤单把孤单具体化、量化,读后印象深刻。这首诗写比较实,首尾呼应,整体贯通,完成度较好如果诗的结尾适当调整色调,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保留对新事物的憧憬和曙光,也许还能有所增色。


点评网友:淇竹


优秀点评2

第一节只出现五个意象,却足以说明作者眼中的村庄。“谷子没了”地里就没有农民,“啄米的鸡没了”家中就无人看守“铁质的蜈蚣”,这里我愿意将它理解为电线杆高压线塔等,它们掌控了天空,而原来的天空之鹰还存在吗?当然不存在了,它难以与坚硬的铁质物长久抗衡。在作者眼中,村庄原来是热闹的,充满生机,现在却是冰冷的,冷清的。牧羊人仁山是村庄的留守者,也是村庄清冷的经历者。最后一节可谓画龙点睛电虽便捷,但却冰冷。灯能跳跃,给人间以温度,给孤单以慰藉,让清冷的村庄有一点温暖和生机。一整天的孤单在灯火中慢慢升空消失作者虽然如是说,却不是字面意思。明日天明,孤单又会笼罩群山,充满这个小小的村庄和留守者的惆怅内心。


点评网友:西红柿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郎晓梅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宋彩霞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叶舟 姚泉名 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温馨提示:

每日好诗领取稿费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